- 註冊時間
- 2010-11-29
- 最後登錄
- 2025-1-2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0027
- 閱讀權限
- 200
- 文章
- 2588
- 相冊
- 5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Tetrapanax papyriferus (Hook.) K. Koch
作者:陳建志
攝影:蘇夢淮
蓪草給人的印象就是「大」,不是樹型大,但以其葉片之大,就台灣單葉類的樹木而言,除芭蕉外,恐無人能出其右。不僅葉片大,花序也大,特別是著生在細小的枝幹上,益發顯得大得誇張。一般說來,葉片愈大的植物,愈傾向分布於潮濕的環境;是以台灣最為潮濕的東北區,正是最適合它生長的環境。
五加科(Araliaceae)植物,這個家族也是大多數具有秋冬開花的特性。葉基七出脈,靠近葉先端再各自分成兩叉;以致葉形七裂,先端又分成二裂尖,這是蓪草所獨有的葉片造形。分布於中國東南部及雲南;台灣分布於2000公尺以下山區。
髓心色白柔軟而緻密,可供書畫用紙、帽襯之材料,其莖枝細桿也是孩提時代的勞作用材。在台灣的植物採集史上,它也是最早被採到的植物之一(史上在台灣最早的植物採集紀錄是1857年Fortune的採集),根據Fortune的記載,(由於蓪草可供造紙的特性)在當時的中國已是很有名的產品,在台灣的許多地方也被大量地栽種著,而與稻米、樟腦同為主要的輸出品。事實上其學名papyriferus也正是根據其可供造紙之特性而命名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