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12-6
- 最後登錄
- 2025-2-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7299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8553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牙買加_藍山咖啡
今天來介紹一下牙買加,而為何選擇牙買加呢?其實是因為筆者愛喝咖啡,所以才對牙買加有些許的認識。
早在2003 年還是2004年,有辛在台中的「歐舍咖啡」目睹用橡木桶原裝進口的藍山咖啡,並且在現場開封木桶,烘焙,並請現場的與會人士品嘗。
而牙買加是何許國家?以下的資料引自維基百科,牙買加和臺灣一樣,是一個島國,也同樣經過殖民統治後而獨立。牙買加國土面積為10,991平方公里,而臺灣為36,188平方公里;而人口數牙買加為不到三百萬,臺灣則為二千四百萬人;另外在地理位置上,牙買加的緯度在北緯18度上下,大約17.7-18.3度之間,而臺灣則有23.5 度的北迴歸線通過。
很多人都知道臺灣早在日據時代就有生產咖啡了,據說是當時的日本天皇的進貢品,所以品質應該不差。也就是說臺灣在地理位置上雖然位於coffee belt 的北邊 (a unique zone between the tropical lines of Cancer and Capricorn),一般是指南北緯25度以內的地區,但雨量溫度也還算適合咖啡的生長。其實最主要影響因素為:冬天不能冷到結霜,夏天不能熱到30度以上,這也就是說為何常聽人說咖啡是生長在半日照的樹蔭下。在台灣,海拔在600米以下,應該都沒有冬天結霜的問題。北部/東部要小心 連續雨天,造成的疾病。
再回到台灣咖啡為何不能像blue mountain 這樣世界聞名呢?我想最大的原因是,臺灣沒有夠大規模的”莊園”,也就是沒有規模經濟可言,多數是小農,年產量不足以外銷。舉例說明,以一棵咖啡樹一年能生產1公斤的生豆好了,1分地 (293.4坪)約可以種150~200 棵,1甲地就可以種1500~2000棵咖啡樹,產量就只有1500~2000 kg,換算為磅為3300~4400 磅,若以一杯咖啡約10公克計算的話,1個人一天喝一杯的話,就要365x10g=3.65 KG,以筆者而言,我一年咖啡豆約用掉4公斤;所以說,1500~2000kg的產量,如果有種出口啤的話,只能滿足500個消費者,況且臺灣人喜歡搞團購/促銷之類的,很難有多餘的產能可以去外銷。
第二,我想是土地成本,有農地的大概都不用作事,領政府的補助或是轉租給其他人就好了,真正想從事的人,誰會花幾千萬去買農地來種咖啡呢?
第三,人力成本,咖啡是很費工夫的植物,就從它的採收講起,豆子不是同一時間成熟的,這星期從第一棵樹採完豆子了,到星期五陸續將其他果樹也採完了,可是第一棵又有部份果實成熟了,若沒及時採下的話,果實就會在樹就醱酵了。很費工。再者,採完的豆子,在24小時內要立刻水洗,去皮,醱酵,脫水,再拿去日晒,沒有太陽的話,只能烘乾脫水,不然馬上就發霉了,而晒太陽乾燥也要好幾天,偏偏採收季是秋冬,常常是雨天,更讓人心煩,所以最好是有烘乾的設備。
尤其是第三點,豆子的處理沒有作好,種得再好的豆子,也是宣告死刑。
牙買加的藍山咖啡
牙買加的藍山是西加勒比海最高的山(2256M),頂級藍山咖啡(年最高產量2400噸),其中(WALLENFORD)是最重要也最有名的咖啡莊園(國有),而WALLENFORD、MAVIS BANK、SILVER HILL、MOY HALL、GOLD CUP是比較知名的品牌。
咖啡的生產與一般農產品相同,受天候的影響而有很大的變化,1969年牙買加的藍山咖啡受颶風影響而使生產陷入困境,日本的UCC企業便趁機援助,引入生態的種植方法。
為感念日本企業的援助,牙買加於1972年與日本簽訂合約,將年產量的9成提供與日本市場,剩下的一成約3500桶(70公斤裝橡木桶)再釋放到市場販售(也是唯一保存橡木桶包裝的咖啡),因此藍山咖啡在市場上奇貨可居,奠定了藍山咖啡成為咖啡市場的霸主地位。
除了產量少之外,若要呈現藍山咖啡風味的完整性,(藍山咖啡特色是略帶酸味,苦澀味少)。便使得烹煮的技巧亦較難掌握,因此有些烹調師以此為手法的技巧表現。透過技巧即呈現出藍山咖啡的中庸之道。
牙買加(英語:Jamaica)是加勒比海地區的一個島國。
牙買加本島至遲在公元前5世紀便已成為印第安人阿拉瓦克族居住地,牙買加一名即是源自阿拉瓦克語Xaymaca,意為「水和樹木之地」。
1494年哥倫布來到此地,1509年西班牙宣稱牙買加為其殖民地,改名聖地亞哥(Santiago)。西班牙對當地的土著居民實行奴隸政策,導致在不久之後,島上的阿拉瓦克人即因戰爭、疾病和奴役而滅絕。為補充勞動力,西班牙自1517年開始從非洲向牙買加販奴,導致黑人逐漸成為當地的主體民族。1538年,西班牙人建立西班牙城,作為牙買加首府。
從16世紀後期開始,牙買加多次遭到來自法國、英格蘭、荷蘭等國的海盜襲擊。1655年5月,一支由威廉•賓和羅伯特•維納布爾斯聯合率領的英國艦隊佔領了牙買加。他們立刻邀請海盜來到島上最大港口羅亞爾港,協助防守西班牙人可能的反撲。在1657年和1658年間,西班牙人數次從古巴出發反撲,均以失敗告終。
1670年,按照馬德里條約,西班牙正式將牙買加等地割讓給英國,英國人立刻將這個島作為其海盜行為的基地,在1692年羅亞爾港被地震毀滅之前,一度成為加勒比海海盜的「首都」。此後,英國人修建了金斯敦城,逐漸將其建設成為牙買加的中心城市。
在之後的150年時間中,牙買加成為了世界上著名的蔗糖、郎姆酒和咖啡產地。為了維持數量眾多的種植園,英國於1672年成立皇家非洲公司,從西非,尤其是獅子山大量販運黑奴。由於受到殘酷的對待,黑奴起義此起彼伏,甚至一度在山區建立起了一些獨立的聚落,被稱為馬隆人。1831年,薩繆爾•夏普領導黑奴舉行聖誕節起義,雖然起義10天內即告失敗,但是引起了英國國內廣泛關注。對此事的調查被認為是大英帝國在1834年8月1日宣佈廢除奴隸制度的原因之一。之後,牙買加的奴隸們雖然獲得了少量的自由,但生活境遇依然沒有得到改善。在1865年又一次大規模的起義後,1866年英國宣佈將牙買加變為直轄殖民地。在19世紀末,牙買加的蔗糖業逐漸衰落,取而代之的是香蕉種植業。1872年,金斯敦正式成為牙買加首府。
在此後的數十年中,牙買加的經濟逐漸繁榮,但是社會和文化發展卻始終受到殖民當局的壓制。特別是在大蕭條時期,本地各階層均對凋敝的社會情況非常不滿。1938年,全島工人舉行起義。之後,殖民當局被迫給與當地一些自治權利。1944年,首次舉行了普選。
1958年,牙買加加入了西印度聯邦,但是在1961年,選民否決了聯盟條約,導致了牙買加的退出。
1962年8月6日牙買加宣告獨立,獨立後便宣布加盟大英國協。
2006年3月30日,牙買加歷史上的首位女總理波西亞•米勒在首都金斯敦宣誓就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