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8-2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221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948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行楷中堂 鄭鴻猷

行楷中堂
鄭鴻猷
書法
墨、紙本
136.5 × 65.4cm
日治時期
作 品 賞 析
此件書法作品可窺見作者之具勁力的筆勢,其撇筆寫法頗具特色,使整體字形延伸拉長,字形大小隨作者自由的收縮與放大,篇章之間形成聚斂與擴張的空間感。「啼」字所形成的延伸性與佈白空間,產生特殊的視覺凝聚力。款識部份的「人」字,左右伸展的體勢充塞於佈白空間中,整體充實而豐富,極具韻律性美感。(文/李幸潔)
釋文: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藝 術 家 小 傳
生於一七二三年,卒於一八一五年。字澄川,號贊侯,別署湘鈴、白鶴山樵。世居鹿港,光緒年間秀才,詩文策論,俱有聲於時。書學涵養頗深,主張「磨墨者,師也;寫字者,生也。必能寫字,始會磨墨,蓋磨墨乃大學問矣。」篆隸行楷四書兼擅。受呂世宜影響,容篆隸于一體。傳世墨跡或端謹如顏魯公,或雄渾若北魏,或疏狂若懷素。以徑尺行書榜書氣勢最佳。傳科考時,為主考官評「字冠全台」鹿港書家多受其影響。為日據時期活躍於中部的書法家。(典藏目錄2000-2001)
來源:高雄市立美術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