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2-19
- 最後登錄
- 2018-4-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945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597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位在台北大安路後巷內的〈The Lobster Bar〉是一家可以吃到各種美式波士頓龍蝦料理的美式餐酒館,這裡除了可以吃到以波士頓龍蝦為主要食材做出的〈龍蝦沙拉〉、〈龍蝦義大利麵〉、〈義式龍蝦餃〉,以及〈龍蝦湯〉等各種蝦餚美味,最讓曾有美國生活經驗者見獵心喜的就是,菜單上赫然也有全美「最受歡迎三明治」排行榜上名列前矛,並被稱為:「最罪惡」、「最銷魂」、「最奢華」的〈龍蝦三明治〉(Lobster Roll)。
〈The Lobster Bar〉年輕老闆劉千瑞在美國大學唸完了經濟系後又學餐飲管理,並分別在美國金融產業與餐飲業歷練,帶著在2008年金融海嘯時「危機入市」賺到的人生第一桶金,去年返台創業開餐廳。因老婆不愛吃肉,故以海鮮為主舖陳菜單,並主攻波士頓龍蝦。
劉千瑞深知採購與食材成本控制的重要性。為了確保龍蝦貨源質量,他跳過台灣中間商,直接跑到美國、加拿大找到大盤,一年兩次直接從產地採購進口,憑著「以量制價」、確定掌握具競爭力價格後,才開設以波士頓龍蝦為主題的餐廳,並與主廚一起研發了許多龍蝦食譜舖陳菜單,使〈The Lobster Bar〉成了市場少見的龍蝦主題餐廳。
〈The Lobster Bar〉的裝潢採以工業風為主軸設計,「黑色時尚」與帶有pub風格的吧檯,帶著些許夜店風格,加上店內請了雞尾酒高手坐鎮負責調酒,所以開幕不久即吸引了不少潮男潮女到店消費。
〈The Lobster Bar〉的龍蝦菜餚選擇很多,其中最受歡迎的「鎮店名菜」就是在美國以「華侈+罪惡」聞名的〈龍蝦三明治堡〉。
〈龍蝦三明治堡〉其實是最早崛起於美國東岸新英格蘭的〈Lobster Roll〉。捕撈龍蝦是新英格蘭沿海地區重要產業,當地漁夫撈捕龍蝦後,會將賣相不好、蝦殼較軟的龍蝦留下,其它的才拿到市場銷售。至於這些不好賣的龍蝦,漁夫們就將牠們的肉蒸熟後,成了塗上奶油的熱狗麵包內餡,成了海鮮三明治或海鮮堡。
肉多且厚的波士頓龍蝦少有人不愛,〈Lobster Roll〉吃法在上個世紀30年代誕生後,先在美國東岸走紅、然後流行到東岸,如今則成了一種經典美式食物。各餐廳的主廚並開始動腦筋既有的基礎上為客人創造新的味覺體驗。有人用墨魚麵包夾龍蝦肉,有人則調製特殊醬汁為龍蝦肉賦味增鮮。
〈The Lobster Bar〉則是用法式布里歐許麵包當載具,讓客人夾著用蜂蜜檸檬美乃滋提味的龍蝦肉大快朵頤。這種帶有法式風味的〈Lobster Roll〉,麵包柔軟且有濃濃奶油香,特調的美乃滋讓龍蝦肉吃來更滑綿,所以成了〈The Lobster Bar〉的必點招牌美味。
除了〈龍蝦三明治堡〉外,〈The Lobster Bar〉好吃的龍蝦美餚還有〈義大利龍蝦餃〉、焗烤的〈龍蝦起司通心粉〉、結合龍蝦湯和歐姆蛋做出的〈法式蛋捲龍蝦湯〉,以及〈藜麥龍蝦沙拉〉等。甚至,近期推出的香檳早午餐菜單上,客食還可以點到以龍蝦肉作餡的〈龍蝦班尼迪尼克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