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16|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景點推薦] 鹿港老街讓平民小食變「潮」了! [複製連結]

Rank: 9Rank: 9Rank: 9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4-11-19 09:22:0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走在紅磚道上,沒有喧囂的車馬聲,平日的彰化鹿港老街,少了觀光客,更能細細品味這條全台最長,擁有最完整的閩南式聚落群老街。古老宅第、避邪古物,以及兩旁的門聯,都泛透著昔日父老們的生活步調及型態。

老街上一處門口擺放著傳統的麵茶攤,鐵茶壺的茶樓,探頭一看,金光閃閃的皇帝寶座坐落在店裡的盡頭。阿舍茶樓老闆的施泰州說,「阿舍」的店名其實有點調侃有錢人,來茶館當有錢人的意思。也因此,茶館佈置了一個皇帝殿。讓遊客來當當一日皇帝。所以來茶館,品嚐以前的平民美食,當個一日皇帝,讓鹿港老街產生更深刻地印象。

茶館裡不只賣茶,阿舍茶樓的特色之一,就是老闆的爸爸捏麵人大師施教鏞,每尊栩栩如生的「麵粉尪仔」,讓施老師滔滔不絕說起每個人物的故事。施教鏞的捏麵人技術,是從他阿公、阿爸一代相傳下來。從小跟著父親,騎著腳踏車到廟口,打開百寶箱,拿起捏麵人說著民俗人物的故事,耳濡目染中練就捏塑與說唱功力。

施老師說捏麵人是用麵粉、糯米粉,加水攪和再蒸煮炊製後,加進色料揉和而成。中部捏麵人最早發源地是鹿港,特色是把捏麵融入節慶用途中,捏一些雞鴨魚肉祭品,所以中部人稱捏麵人為「雞母狗鴨」。除了傳統的民俗故事人物,就連海綿寶寶的人物,也在大師的巧手之下,活脫脫呈現在眼前。

此外,施泰州更創新把傳統的平民小食「麵茶」,變化成連年輕人也愛的口味。什麼是麵茶?其實就是炒過的麵粉。施泰州說因為閩南人不太吃麵粉類的東西,包子饅頭這些都是屬於北方人的食物。所以早期公務人員配給麵粉,放著放著很容易就受潮、發霉。所以家裡的長輩會把麵粉炒過、烘乾後,能存放比較久。味道上,炒過的麵粉並不會有特別的味道,所以長輩們就用廚房裡常用的佐料,豬油、蔥頭、糖、鹽之類的去調味,配著享用。

一般人對於麵茶的印象,有吃過、濃濃稠稠,熱乎乎的,但印象不深,也不是那麼想吃。因為年輕人愛吃冰,所以老闆改良創作出冰的麵茶。打成冰砂狀,上面撒上米香。特別使用米香這類的傳統食材,就是要讓整體視覺、味覺都有濃濃的懷舊風。另外加入鮮草、粉粿和綠豆的麵茶剉冰,也別有一番滋味。也因為創新,更被導遊以「東方的卡布奇諾」為暱稱,介紹給外國友人。

下次經過鹿港老街,不仿到茶樓當「阿舍」,不僅可以品嘗新潮飲品,還可以跟大師學習捏麵人的傳統技藝!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4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4-11-21 01:02:52 |只看該作者
深夜看這個很難受喔,餓啊!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7 05:0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