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378|回覆: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雅爾達會議:被出賣的中國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影音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5-1-25 08:01:0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本帖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15-1-26 19:38 編輯

雅爾達會議(英語:Yalta Conference;俄語:ялтинская конференция),又稱克里米亞會議,是美國、英國和蘇聯三國領袖——美國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和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約瑟夫·史達林於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期間,在蘇聯克里米亞雅爾達里瓦幾亞宮內舉行之一次關鍵性首腦會議。這次會議,制定了戰後的世界新秩序和列強利益分配方針,形成了「雅爾達體系」,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世界局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名義上中國(中華民國)是反法西斯的盟國,四強之一,此時卻變成“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為滿足蘇聯的利益美英聯手壓迫中國(中華民國)在勝利後接受領土與主權被剝奪的現實。雅爾達會議迫使中國政府(中華民國)與蘇聯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允諾外蒙古在戰後進行公民投票以決定其前途。最後在蘇聯監視下,公民投票結果為100%贊成獨立。1946年1月,中國政府(中華民國)通知庫倫方面,同意其獨立。


1945年2月,反法西斯盟國在歐洲與亞洲太平洋戰場上捷報頻傳可謂勝利在望。


此時德國面對來自東西兩線的強大壓力,已經被迫放棄曾經佔領的他國領土退入本土進行防禦,美、英利用空中優勢採取飽和轟炸的策略基本摧毀了德國戰爭潛力再生的能力,德國已經山窮水盡隨時都會崩潰投降


日本儘管敗相已現但仍擺出一副玉碎的姿態,事實上日本的絕對國防圈已被突破,本土與南洋的交通線被切斷,美軍轟炸機更是不分晝夜地轟炸其本土,所以日本已是強弩之末。


此時如何處置即將戰敗的法西斯軸心國以及重新建立戰後的國際新秩序、分配戰勝國的所得利益,就成為美、英、蘇三國領導人最為關心的議題。於是史達林出面邀請羅斯福和丘吉爾於黑海之濱的雅爾達舉行會談,史稱雅爾達會議。


雅爾達會議充分體現出國際政治關係中最為殘酷與現實的一面:實力即權利。在雅爾達會議中,美、英、蘇三國為劃分反法西斯陣營的戰後勢力版圖達成默契:美、英等戰勝國支配西歐;英、法可以重回亞洲的殖民地;蘇聯控制東歐國家以及進入東北亞。


最慘的是中國,名義上中國(中華民國)是反法西斯的盟國,四強之一,此時卻變成“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為滿足蘇聯的利益美英聯手壓迫中國(中華民國)在勝利後接受領土與主權被剝奪的現實。


當時的美國對正在研製的原子彈沒有多大信心。而硫磺島、沖繩島等戰役的慘痛代價又讓美國覺得很難獨自承擔對日本島作戰。所以希望蘇聯出兵分擔。


與其他兩位坐在雅爾達會議圓桌旁的領導人相比最為同情中國(中華民國)的美國總統羅斯福此時正在承受病痛的煎熬,他的生命已經進入了倒數計時,他最關心的是在盡量減少美軍傷亡的前提下早日擊敗日本,取得這場偉大戰爭的勝利,為自己輝煌的一生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在戰後如何處置德國,重新劃分歐洲勢力版圖時,羅斯福總統才發現由於美國將無數的軍火、物資與設備源源不斷地援助給史達林,蘇軍力量已經發展到和美國平起平坐並且有足夠的實力獨霸、主宰、支配東歐各國的領土與命運了。


1943年,英、美、蘇三國領導人在德黑蘭會議中決定美、英聯軍在法國開闢第二戰場,讓得到大量援助的蘇聯紅軍單獨在東線發起進攻。1945年納粹德國即將崩潰的時候,美、英兩國覺得他們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


但是,在雅爾達會議上,美英又走錯了一步,史達林可以說賺了個缽滿盆溢。英國以犧牲他國利益暫時維護了自己已經日薄西山的殖民帝國利益;美國則是為了提早結束戰爭,出賣中國(中華民國)換取蘇聯參戰。


蘇聯從建國那天起就被西方國家完全孤立、封鎖、甚至武裝干涉。但藉著反法西斯戰爭,蘇聯的勢力迅速擴張,近東、中東、遠東、非洲、南美,無處不在,不光支配著東歐與東亞的所有戰略利益而且和昔日宿敵平起平坐。


在當時,中國政府(中華民國)堅持東北是中國(中華民國)不可分割的領土,蔣中正多次拒絕了日本方面退兵關外只保留偽滿洲國的和談條件,中國(中華民國)的談判立場是日軍必須全部退出朝鮮半島的釜山。


而英、美卻要強迫中國(中華民國)在對日作戰14年後,把歷史上沙俄和日本在東北享有的一切特權再交給蘇聯,重演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中國(中華民國)作為戰勝國卻要把山東的一切特權由德國轉交給日本的一幕。


雅爾達密約簽定後,美國總統羅斯福對國會作了通報,但只公布了協定中關於歐洲部分的內容,暫時隱瞞了蘇聯參加對日作戰索要的條件。雅爾達會議美國邀請蘇聯參戰事實上等於是開出空白支票,做為付給蘇聯在遠東參戰的“佣金”,不過支付這筆費用的是中國(中華民國)。


1945年3月,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獲悉這份密約後,向羅斯福力陳這份協定對戰後世界格局尤其是對美國將產生非常不利的深遠影響。


羅斯福要求赫爾利立即設法進行補救。赫爾利想先說服丘吉爾改變立場,希望英國能夠放棄對香港的佔領,以換取蘇聯放棄控制旅順、大連,但是丘吉爾一口回絕。


1945年4月12日羅斯福病故副總統杜魯門繼任總統。此時赫爾利正在前往莫斯科。


赫爾利見到了史達林與蘇聯外長莫洛托夫,兩人不斷向赫爾利保證,蘇聯純粹是為了打擊日本才會出兵中國(中華民國)大陸東北,蘇聯絕對支持美國的對華政策,承認美國在中國(中華民國)大陸地區的利益,尊重蔣中正的領導,並且願意幫助中國(中華民國)的統一與復興;對日作戰之所以索取代價只是要對蘇聯人民有個交代而已。


蘇聯的態度和立場讓赫爾利很擔憂,因此他致電杜魯門,希望總統重新審視雅爾達協議。這個協議不但影響戰後遠東的國際戰略平衡,更是會妨礙美國與中國(中華民國)的國家利益以及兩國關係。但杜魯門認為為了減少美軍的傷亡,美國必須徹底執行雅爾達協定的立場。


1945年5月28日,杜魯門再次派出特使霍浦金斯訪問莫斯科和蘇聯商討對日作戰的時間表及蘇聯對中國(中華民國)的政策。


史達林表示只要中國(中華民國)同意與蘇聯在雅爾達協議的框架內簽訂中蘇友好條約,蘇聯將在當年8月對日本宣戰;史達林特別重申,蘇聯尊重中國(中華民國)在大陸東北的主權,願意幫助中國(中華民國)統一與復興。


蘇聯方面一再要求雅爾達密約的內容要到1945年6月15日才能正式通知中國政府(中華民國)並向世界公開。但在5月20日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就將雅爾達協定的內容部分通報了蔣中正。


因此在當年的6月9日,蔣中正派行政院長宋子文到美國進行訪問希望能力挽狂瀾通過外交斡旋改變美國政府的立場,無奈杜魯門堅持按照​​協定強迫蔣中正就範。蔣中正只好再派遣宋子文率團於6月30日到莫斯科與史達林交涉。


在中蘇的交涉與談判中,史達林一再宣稱,蘇聯絕對支持重慶政府和蔣中正的領袖地位;尊重中國(中華民國)東北與新疆的主權與領土完整;絕對不會干預中國(中華民國)內政。


史達林還解釋說,蘇聯之所以要求在東北的特權完全是為了便於蘇聯協助中國(中華民國)共同防止日本軍國主義死灰復燃;至於外蒙古,因其早已脫離中國統治長達24年,已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中國不應違背蒙古人民的“意願”與事實。


史達林用盡各種軟硬兼施的手段迫使中國(中華民國)讓步,否則就要中國(中華民國)承擔盟國關係破裂的所有責任和後果。蔣中正無奈地決定接受史達林的條件。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聯合發表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當時蘇聯雖也列席了會議,但並未與日本斷交又未與日本宣戰,所以根本無法在宣言上列名,史達林來的目的就是監督美英兌現雅爾達協議。圖為開羅會議情景


8月6日,美軍第一顆原子彈砸在日本的廣島;8月8日第二顆原子彈扔在了長崎。兩顆原子彈加快了本日政府投降的步伐。


在美國使用原子彈之前,史達林非常傲慢地堅持中國(中華民國)必須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後,蘇聯才能出兵攻擊日本關東軍。但是當原子彈落到日本人頭上,蘇聯生怕日本會突然宣布投降,這樣蘇聯便師出無名,無法順理成章地到遠東掠奪戰利品。


所以蘇聯不顧還沒有與中國(中華民國)達成協議,搶先於8月8日夜間在未經宣戰下,命令蘇、蒙部隊兵分三路對日軍發動總攻。8月9日,補上宣戰手續。


8月14日,裕仁正式要求日本政府完全遵照投降的敕令程序執行,並且宣佈在15日將會廣播終戰演說。


也就在同一天,中國(中華民國)與蘇聯簽下《中蘇友好同盟條約》,身為戰勝國的中國(中華民國),領土、主權所受到的損失和踐踏比戰敗國日本的還要大得多。中國(中華民國)收回了三萬六千平方公里被日本奪走的臺灣,卻失去了廣達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外蒙古,是近代中國(中華民國)永遠的痛。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4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5-1-27 21:42:54 |只看該作者
蒙古國在1911年自制,就是中華民國建立之時,
1919年中華民國出兵外蒙古,同年廢除外蒙古自治。
1921年在蘇俄的支持下,外蒙古獨立,中華民國首次承認,
1946年1月5日,中華民國再次承認外蒙古獨立,後於1953年不承認外蒙古獨立。
2002年,中華民國又再次承認蒙古國。

事實上,1998年後,中華民國內政部已不再發行包含外蒙古的中華民國全圖。
2012年5月21日,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發新聞稿表示
「民國35年我國憲法制定公布時,蒙古(俗稱外蒙古)獨立已為我政府所承認,因此,當時蒙古已非我國憲法第4條所稱的『固有之疆域』。」
否定外蒙古為中華民國領土,完全承認蒙古獨立。

史達林說:外蒙古因其早已脫離中國統治長達24年,已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中國不應違背蒙古人民的“意願”與事實。

蒙古國真的很早就獨立了,強要收回反而違反民族自決的原則!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影音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15-1-29 08:27:13 |只看該作者
1921年在蘇俄的支持下,外蒙古獨立,中華民國首次承認

此段不對,中華民國在民國34年以前從未承認外蒙古獨立,雖然事實已獨立,但沒有得到國際承認,北洋政府及接續的南京國民政府對蒙古的獨立地位始終未予承認。




Rank: 4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15-1-29 14:59:49 |只看該作者
AA13281 發表於 2015-1-29 08:27  
1921年在蘇俄的支持下,外蒙古獨立,中華民國首次承認

此段不對,中華民國在民國34年以前從未承認外蒙古獨 ...

抱歉,1921年中國沒有承認蒙古獨立行為,
我的印象是1923年孫文為了拉攏蘇聯,同意蒙古繼續維持現狀。
當時中國處於軍閥割據,北洋政府應該是反對蒙古獨立的,
不過中華民國是以國父孫中山為根源,
國父曾經為得到蘇聯支持而妥協過!
頭像被屏蔽

禁止發言

狀態︰ 離線
5
發表於 2015-5-15 16:57:41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15 13:1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