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1-10
- 最後登錄
- 2025-2-2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1063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21874
- 相冊
- 8
- 日誌
- 28
    
狀態︰
離線
|
因專注於茶分子研究,被尊稱為「茶大師」、「茶博士」的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林仁混,
九度被提名為中研院院士,今年終於當選。林仁混說,他發表過三百多篇論文,
被引用次數達八千多,連重視茶道的日本人,也邀他赴日指導論文。
林仁混說:「很多人都喝茶,」但若因此小看認為茶沒什麼可談的,「那是不懂茶!」對他來說,
茶不只是茶,而是一門科學,不管是紅茶、綠茶還是普洱茶、烏龍茶等,在實驗室統統殊途同歸,
搖身變成可研究的化學式,回歸另一種更純粹的面貌—茶多酚。
從分析各類茶的化學成分,雖然構造類有不同,但性質相去不遠,其間的關係有點像姊妹或祖孫,
例如綠茶含有兒茶素、紅茶裡有茶黃素、茶紅素,這些都屬於茶多酚,
近些年的研究也發現,這些成分比想像中複雜。
茶的結構影響它的特性。林仁混說,目前已知茶有十大功能,包括抗氧化、抗老化、避免基因突變、
抗癌、預防癌症、減少發炎和過敏、降血脂、降血壓、減少肥胖,每種機制都有科學證據支持。
林仁混說,喝茶防癌和喝茶減肥的原理一脈相通,主要是因茶多酚可抑制體內脂肪合成,
也是這個抑制作用能阻止癌細胞成長,同時避免膽固醇累積,故能降血壓。
中國是茶的發源地,也衍生各門各派的泡茶規矩,但在學者眼中,隨便泡泡大口喝就能接收茶的好處。
法新社
喝茶對醣類代謝有幫助,除了預防肥胖,較特別的是,對第二型糖尿病病患來說,
茶多酚還可減少胰島素的抗性。
林仁混的茶研究,多是細胞研究,觀察分子基因的變化和訊息傳遞,從而了解茶多酚的功用。
少許是做動物實驗,例如將老鼠分為兩組,實驗組在飼料中加餵綠茶茶葉,
六十三周以後,實驗組老鼠體重比對照組減少百分之十到十八,並且血清中的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等也比較低。
林仁混認為,品茶除了色香味之外,更應該注重功能。「對很多人來說,喝茶是『知難行易』,」
林仁混說,儘管現今生活中充斥著茶飲,但許多人不知道喝茶有何功用,所以他要梳理證明茶的原理,
「光這些就已經做不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