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8-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231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995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蘭嶼記遊 李隆壽

李隆壽
蘭嶼記遊
水墨
水墨設色、紙本
240 × 120cm
1984
作 品 賞 析
當小飛機至蘭嶼上空時,作者被映入眼中的景物為之震憾,回來後畫下了“蘭嶼遊記”。此幅作品係以烏瞰方式描繪蘭嶼的海島景物,以佇立前景的岩石和浪花為全幅重心;並用小舟和大海之強烈對比隱喻蘭嶼人與大自然博鬥共存的生活特性;山顛燈塔指引著島上居民邁向光明之路,岸邊的獨木舟和住屋突顯蘭嶼之特色。全幅以層疊的山石表現出空間感,以蜿蜒的海岸和浪花帶出律動感,並以一條小路貫穿全幅帶動欣賞者視覺移動,使作品生動活潑。
評審評語
圖畫蘭嶼風景,頗能表現當地的地方特色,前景山涯突起,頂上有白色燈塔,構成景物中心,中段一片海埔,有村屋田園,使景物有含蓄的內容,接之以山峰屏列,有崗陵起伏之勢,山之後又襯以淡淡遠岑,與天相接,漸層推遠,中間有公路貫穿一氣,統調之中有深長遠伸之意,海水一側有當地獨有獨木舟在海上作業,波浪淡染,空中提以一橫密組小字,與圖面甚為相得,處處看到作者用心,在傳統構局中有其現實的新趣。〈第二屆高雄美展〉
作者款識(落款簽名年款):蘭嶼原名紅頭嶼後因盛產蘭花得名位在台東東南方有大小二島全島由火山岩構成海岸線曲折險阻風景綺麗以東清灣附近之情人洞的浪花晨曦夕陽最為迷人民國第二甲子夏日李隆壽於竹崙堂
藝 術 家 小 傳
生於台南縣北門漁村一雙春。一九七五年於省立屏東師專美勞組畢業; 一九八五至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由於自幼與海潮夕相處,故造就日後對海情有獨鍾。後來讀師專時,承授黃光男老師的啟蒙,得以窺國畫之堂奧。北上任教後,更是蒙傅老師狷夫指導,益增對中國畫領悟之擴展,尤其對"水"技法之傳授,紮下了日後寫生之基礎。後來,漸對國畫的接觸,深感唐宋主張寫生創作較光華燦爛,至今,漸趨臨摹之風,故每下愈況。因此,作者個人以為欲挽此狂爛,非再發揚唐宋寫生創作之風不可。故瞭解臨摹並非不好,而是要於臨摹過程中融會中國畫筆墨之趣,因此,促使其傾慕於水墨畫創作。 一九八五於國立台灣藝術館推"水之頌",國畫個展。
來源:高雄市立美術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