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6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美濃鎮、高樹鄉(右堆)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17小情人~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超級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哥哥你好色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機遊戲智慧王勳章 學藝經典獎章 動漫達人勳章 手工藝勳章 原創寫手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婚姻專家勳章 幸福家庭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笑臉討論主勳章 靈異大法師勳章 成人文學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色瞇瞇勳章 會員榮譽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5-5-16 10:02:1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美濃、高樹兩鄉鎮開庄較遲,但其先人早就來到里港鄉武洛村附近居住,

一說武洛庄人於鄭成功時已來到此地,一說謂與其他五堆先人一樣,

是於公元一六九八年前後由濫濫庄溯上麟洛河再沿隘寮溪下游到了武洛。或者兩者兼有。

因為此地係河床浮復之平原,較其他各堆開發容易,不久由原鄉源源來到很多墾民

,聚成一大庄頭。可惜此種地方易遭水災。又因為孤立的村庄屢遭他族的迫害,因之居民四散,人數漸減。

正在如此不安之際,武洛庄的右堆統領林桂山、林豐山兩位鄉賢,探悉現在的美濃鎮一帶密林叢生之區,

土地肥沃,實堪墾殖,即想將武洛庄民遷此開墾。

可是該地前有鄭成功先賢建立之明月樓(密藏錢糧文物)、

清風院(練武場兼戰略研究所)及鄭母國太一品翁夫人(日本婦人田川氏)鄭父芝龍兩座紀念碑,

是一禁區,朱一貴亂後,清朝政府亦指定為禁地,不准人民涉足其間。林桂山兄弟聰明睿智,

且在剿平吳福生之亂時曾立大功,靈機一動,以「安置臨危之武洛庄民,供其墾殖,以酬軍功」為由,

特向鳳山縣令錢沫氏申請准令開發美濃這一片禁地。層轉清廷,至公元一七三六年春,

敕賜義民享食耕地為由,准予入殖,是年秋即有武洛住民一百餘人,隨林統領前往美濃開庄,

以後出武洛及原鄉遷來者眾多。最初開庄在靈山、雙峰山及月光山麓,林桂山、

林豐山兩位先生等修建有福德壇,為瀰濃庄開基伯公,至今香火不熄,並立有紀念碑一座。

公元一七三七年(乾隆元年)鎮平縣涂百清鄉賢率同鄉廿餘人開拓龍肚庄,

次年劉玉衡鄉賢等一百五十餘人墾居九芎林竹頭角(現廣興村),

公元一七四八年李九禮鄉賢等墾拓吉洋庄。因為地曠人稀,又甚肥沃,移民蟻聚,

不辭勞苦,乃成六堆中人數最多而最繁榮的地區,以後再發展到杉林、六龜、甲仙等地,

武洛庄仍有客家人,但人數少了。

至於現在的高樹鄉,其先人亦由武洛庄遷來,

公元一七三八年有邱、楊、梁、賴、葉、何、徐、鍾、黃、廖、曾等姓十八伙房從武洛遷來先開發東振新庄,

以後發展到高樹、菜寮、大埔、及大路關等庄,俱是夾在閩南村落間,幸得相處至為融合,共存共榮而至於今。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玫瑰的溫柔只為頑石綻放~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8 01:32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