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狀態︰
離線
|
半發酵茶有哪些?又要怎麼樣喝才會好喝呢?(轉貼文章)
半發酵茶有哪些?又要怎麼樣喝才會好喝呢? 台灣最有名的茶,莫過於烏龍茶、金萱茶、四季春、翠玉...
這些都是屬於半發酵茶,那究竟為什麼台灣特別適合栽種半發酵茶,並以此類茶種而聞名呢? 而其起源又是哪裡,又有哪些產地的半發酵茶好喝呢? 讓茶壜來與您分享...
根據估計,茶的全球產量超過二百五十萬噸,其中百分之九十是全發酵的紅茶,百分之八是不發酵的綠茶,百分之二為「半發酵」的烏龍茶。
首先在這要打破一個迷思,每種產地,因為氣候、土壤、水量、排水與搭配的日照的時間不同,而各有其適合栽種的茶種。所以,茶葉栽種在每個產地,會有每個產地專有的特色與適合的發酵方式,因此,不可能說,有哪個產地所產出的茶葉,製作成六大茶系都會是最佳狀態與最好喝!而是各有特色,各有其美...
其中,台灣屬於北回歸線 附近稍偏北,因此日照屬於中高量,因此,所栽種出來的茶如果做成紅茶,通常茶湯偏淡。但是,這種日照量的茶葉,特別適合製作:半發酵茶!也就是屬於所謂綠紅黃白黑青六大茶系中的青茶茶系!
PS.相對的,如果用越南、斯里蘭卡、印度等產地的茶葉去做半發酵茶,不是不行,但是因為日照過長,導致如果僅是半發酵的話,茶葉茶多酚無法完全氧化,因此所製做出來的半發酵茶茶湯與台灣產地比較的話,會顯得相對苦澀許多。
青茶茶系的起源,便要談到烏龍茶!烏龍茶(英語:Oolong tea),亦稱青茶,知名茶葉品種,原產地中國。烏龍茶分類、作法視地域有所不同。烏龍茶主產地在福建、台灣、廣東等地,近年來四川、湖南也有少量量產。
在中國大陸,烏龍茶茶葉是經過部分發酵,綠葉紅邊,既有綠茶的鮮香濃郁,又有紅茶的甜醇。因此,在中國大陸,烏龍茶等同於青茶,青茶即是指烏龍茶,並被視為青茶的商品名稱。烏龍茶名字應該還是來源於茶葉的形態,茶葉在曬、炒、焙加工之後,色澤烏黑,條索似魚(比作龍,台灣烏龍茶為球狀或半球狀,無此特徵)。在水中泡開,葉片似卷似曲,色澤烏青,有如烏龍入水。故而得名。不論由地名而來還是由茶樹品種名而稱的烏龍茶,只要製法相同的,均通稱為烏龍茶
而產於臺灣的烏龍茶,也是屬於青茶的一種。以南投鹿投地區所產的凍頂烏龍茶起源最早。與中國大陸的分類方法不同,在台灣,烏龍茶專指用「烏龍茶種、並以烏龍茶方式加工」的茶種。如鐵觀音、包種茶之類的茶,在台灣不被視為烏龍茶的一種。台灣烏龍茶大致指輕或中度發酵、輕焙火、揉捻成半球狀的品種。台灣烏龍茶與中國大陸青茶迥異之處,尚有一重點是中國大陸青茶在凋萎後還以搖青、作青程序補充初步發酵,台灣則通常在萎凋後即進行炒青,炒青是一道兼具促進發酵與停止發酵的細緻手工,成敗全憑炒茶師父的經驗與天時地利人和。台灣烏龍茶以輕度發酵、團揉方式製成,外型呈現捲曲的球狀。茶湯呈金黃色,味道醇厚,有強烈果實香。
台灣烏龍茶種,來自福建安溪,在南投鹿谷地區培育而成。製作烏龍茶必須使用青心烏龍、大冇烏龍、大葉烏龍等品種,始被認同為正統烏龍茶。台灣也有使用金萱、翠玉、四季春或其他品種,來製作烏龍茶,這些皆被視為新近研發的茶類,有別於正統的烏龍茶。
在台灣,種植於海拔1000公尺以上山區的烏龍茶,稱為高山青茶。從1980年代台灣茶葉內銷市場日益活躍以來,台灣烏龍茶的種植海拔越來越高,這些海拔在1000公尺以上的高山茶,因為日照比較少,在製作上與傳統烏龍茶製作,又有不同;一般傾向輕發酵輕焙火,強調保留較多茶葉的原始茶香,並留住更豐富的物質、口感,具有茶葉本身輕花香的特質。由於高山茶價格好,所以台灣烏龍茶的製作日漸傾向高山茶的輕發酵輕焙火,捨棄傳統中發酵中焙火、重「果香」的特色。
所以,很容易分辨的是─如果是比較低海拔種的,為了減少其苦澀味,因此只好發笑與烘培重一點,讓其氧化程度高一點,因此茶湯大多顯現深褐色或者土黃色。而比較高海拔的茶葉,則可以進量減少發酵,因為其並不需藉由重發酵來去除苦澀味,所以其茶湯大多顯現但青綠色,乃至於金黃色。
而用海拔來分別哪種就是好茶嗎?其實就個人觀點來看,那只是同行相輕!每種風味的茶,各有其專有的特色。有的人就是喜歡烘培味、有的人就是喜歡高發酵的風味、外國人還大多喜歡全發酵的紅茶呢!所以,並沒有哪種茶叫做是比較好的茶,而是..你自己喜歡喝甚麼風味的茶,那甚麼茶對你而言就是好茶!
|
-
總評分: SOGO幣 + 3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