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5-4-12
- 最後登錄
- 2025-2-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44741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27221
- 相冊
- 1
- 日誌
- 20
    
狀態︰
離線
|
中文名稱:竊蛋龍窩蛋
英文名稱:Dinosaur Eggs
學名:Oviraptor sp.
出土地:中國,江西,贛州
年代:白堊紀晚期 (距今約8千4百萬年前)
竊蛋龍(Oviraptor),拉丁文的意思是「偷蛋的賊」,又名偷蛋龍,屬於獸足龍類。1923年一群古生物學家在內蒙古南戈壁發現了一個小獸足類恐龍骨架正爬在一窩原角龍的蛋上,古生物學家認為牠是在偷吃原角龍的蛋,所以把牠命名為竊蛋龍。後來更多的竊蛋龍蛋化石被發現且蛋窩內有未孵化的胎胚,比對下才證實牠是在保護自己的蛋而非偷蛋。雖然1995年美國古生物學家在《科學》期刊為其平反,但根據國際動物命名法規,生物命名後是不能改變的。
我國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程延年博士結合跨國研究團隊,根據中國江西所發掘出的竊蛋龍化石進行研究,2005年在《科學》期刊上發表竊蛋龍的生殖機理論述,引起學術界重視。在這些化石中,發現骨盆裡有兩顆未產下的完整蛋。由這兩顆位於產道的蛋,再與成雙多層次排列於巢穴中的蛋對照,推斷竊蛋龍應是多次產下少量的蛋,而非單次產下大量的蛋。
竊蛋龍的產蛋習性,介於現代鱷魚和鳥類之間。鱷類有著雙輸卵管,每條輸卵管一次產下多個蛋,鳥類僅有單一輸卵管,每次發育一顆蛋,依序定時排放。這隻竊蛋龍擁有雙輸卵管,每條輸卵管每次排出單一顆蛋,生殖系統呈現了介於原始型爬行動物與進階鳥類間的「中間型」特徵。
竊蛋龍是群體生活,成年的竊蛋龍把卵產在用泥土築成的圓錐形巢穴中。由這件窩蛋化石推論生育行為,母竊蛋龍不僅會認巢,還會多次重返同一巢中生蛋,每次產下成對的蛋,依序環狀排列,因為分次產蛋、成對排列的產卵模式,古生物學家推論母竊蛋龍只生蛋不孵蛋。牠們有時用植物的葉子覆蓋在巢穴上,讓植物在腐爛過程中產生孵化所需的熱量,進行自然孵化。 |
-
總評分: 威望 + 1
SOGO幣 + 3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