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9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風俗民情] 太和宮 關西信仰中心 [複製連結]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5-9-15 18:15:2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新竹縣關西鎮太和宮建於1812年,曾經2次遷址,主祀三官大帝、配祀五穀神農大帝、觀音菩薩、天上聖母、 關聖帝君、廣澤尊王、 文昌帝君、至聖先師、制字先師、魁斗星君、註生娘娘、朱衣星君、伯公。


 太和宮位在關西市場入口處,也是當地居民的主要信仰中心,不少民眾在此市場購買後,會先至太和宮拜拜。

 關西地區原屬於原住民居棲之處,目前關西街區的墾拓約始於乾隆58年(1793年)由泉州人陳智仁所組成的「連際盛」墾拓,當時關西地區稱為「美里庄」。後因泰雅族人襲擊,嘉慶年間放棄該地,並由衛阿貴承接。嘉慶年間成立公館作為課租收穀之地,將此地改稱為「新興庄」。嘉慶25年(1820年)衛阿貴的5個兒子合組「衛壽宗」公號,接替衛阿貴的墾戶地位,並於道光3年(1823年)將「新興庄」改為「鹹菜甕」,後人雅其名為「咸彩鳳」或「鹹菜硼」,最後轉為使用「咸菜硼」之名。

 關西太和宮又稱為三界廟,主祀三官大帝,約於清嘉慶17年(1812年),由當時的墾主衛阿貴創建,原址位於復興庄。清同治年間由黃台三、黃台貴等人發起修建,位置遷移至今關西分駐所一帶,日治初期被占為竹北二堡辦務署,後遭日人焚毀。明治33年(1900年)羅碧玉、陳春隆等人發起新建完竣,並擇遷至現址前方,改稱太和宮。昭和4年(1929年),羅碧玉、黃德洋等人再發起遷建至今址,於昭和6年正式完工。民國58年廟宇進行修繕,而成為今日所見之廟貌。

 太和宮的前方有一戲台,名為鳳鳴臺,重要的祭祀活動皆會在此演出客家三腳採茶大戲,此時會暫時封路,讓鄉親有一個安全的觀賞空間。
http://www.cdns.com.tw/news.php?n_id=27&nc_id=19620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12 04:4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