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3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風俗民情] 頭城開成寺 城隍廟合建大廟 [複製連結]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5-9-24 19:09:0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2樓奉城隍、3樓佛祖、頂樓觀音菩薩 並有開蘭先賢吳沙及清知府楊廷理祿位

 俗稱佛祖廟的頭城鎮開成寺,原與開蘭先賢吳沙及楊廷理祿位、城隍廟並排平房建築的寺廟,20年前改建啟用後,成為一棟4樓的「佛、宗教」合用的寺廟,1樓為開成寺、城隍廟公共空間使用,2樓奉祀城隍,3樓奉祀佛祖,左右間則為吳沙及楊廷理祿位;頂樓奉祀觀音菩薩。


 開成寺原在頭城鎮新建里,奉祀觀音菩薩,建於開拓之初廟址原在福德溪鐵路橋下附近,同治3年(1864年),因廟址為大水沖毀,遂遷至現址,廟貌古雅,廟內有同治5年(1866年)「慈雲廣被」匾,同治11年(1872年)「法雨培蘭」匾,明治35年(1902年)「圓光普護」匾。改建前左殿供奉吳沙等人祿位,對聯:「三六社內蕃族輸誠堪欽智略;二百年前蘭疆墾闢永沐恩波」。




200年觀音佛像 吳沙自唐山攜來

 開成寺因年久貌頹,遂於民國77年組織改建委員會重建,期間增購260餘坪土地,新廟建坪達660坪,於83年農曆11月22日舉行晉殿安坐大典。

 據說,開成寺之觀音菩薩佛像,乃嘉慶元年(1796年),先賢吳沙由唐山攜來之佛像,在頭城福德坑溪附近設庵奉祀,號稱「佛祖廟」。吳沙入蘭翌年即逝,民人深感吳德,故在嘉慶4年(1799年)於開成寺右建殿奉祀吳沙先賢,稱作「吳沙祠」,數年後,再建左殿奉大眾爺,稱「大眾爺廟」。

 清道光25年(1845年年)5月24日,移民入蘭夜見福德坑溪旁林投樹有光,遂步近之,乃見一神像,於佛祖廟奉祀之,一日該神附身於人示乩,自述曰「城隍爺」,後設廟奉祀。

 同治三年〈一八六四〉洪水氾濫沖毀位在福德坑溪附近的原廟,於是地方人士鳩資在今日頭城鎮吉祥路一帶重建,取名「開成寺」。1989年為改善廟貌,開成寺與緊鄰的頭城城隍廟召開信徒大會,決議合併重建,於1995年完成,全稱頭城開成寺城隍廟,樓高4樓,廟地600餘坪,廟貌壯盛。




城隍廟輪辦頭城大拜拜 年度盛事

 開成寺的特色,吳沙神龕中,陪祀台灣知府楊雙梧長生祿位與其他開蘭先賢祿位,為台灣歷史古物。楊為官清正,於任內設噶瑪蘭廳,頗為宜蘭人所重,另外也有「楊雙梧奉敕敗地理」的台灣民間傳奇故事。

 開成寺之匾額眾多,不乏宜蘭名匾,有同治5年(1866年)「慈雲普被」匾,同治11年(1872年)「法雨培蘭」匾,台灣日治時期明治35年(1902年)「圓光普護」匾等。

 頭城城隍廟(俗稱南門城隍廟年)每年與頭城東嶽廟(西寮東嶽廟年)輪流舉辦「頭城大拜拜」活動,先為農曆正月初6由城隍廟舉辦,次年為農曆3月16日由東嶽廟舉辦,為頭城鎮每年之宗教盛事,不遜於頭城搶孤。
http://www.cdns.com.tw/news.php?n_id=27&nc_id=49093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12 03:1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