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5-4-12
- 最後登錄
- 2025-8-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44878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27156
- 相冊
- 1
- 日誌
- 20
    
狀態︰
離線
|
作品中文名稱:春天的海潮
作品英文名稱:Spring Tide
作者中文姓名:卡米爾‧約瑟夫‧艾堤恩‧洛克普蘭
作者英文姓名:Camille Joseph Étienne ROQUEPLAN
國籍:法國
生卒年:1800-1855
年代:1826
簽名或落款:右下方的岩石 : Camille Roqueplan. 1826
材質:油彩、畫布
尺寸:183 x 146 公分
來自法國南部洛納河口省(Bouches-du-Rhône)的卡米爾‧約瑟夫‧艾堤恩‧洛克普蘭(Camille Joseph Étienne Roqueplan, 1800 - 1855)為十九世紀前半葉的沙龍展常客。他精通風景、歷史、風俗與肖像等畫類,但真正使洛克普蘭成名的則是以沃爾特‧史考特(Walter Scott, 1771-1832)小說內容為題材的作品。
【春天的海潮】即以史考特1816年的小說《古董收藏家》為題材,描繪乞丐歐斯垂(Edie Ochiltree)解救身陷暴風雨中的華爾篤男爵(Arthur Wardour)及其女兒伊莎貝爾(Isabelle Wardour) 的情景。畫家將三人安排在畫面右下角的岩石之上。位於中央的華爾篤男爵,皺眉仰望天際,並抱著懷中的伊莎貝爾,而雙手掩面、身體略為蜷曲的伊莎貝爾,展現出害怕、無助的姿態。相較之下,一旁戴帽的老乞丐,卻以平靜的眼神望著男爵,並張開右手彷彿告知逃生方向。從男爵身後隨風揚起的蘇格蘭斗篷與伊莎貝爾飛動的紅裙與黃色披肩,可見暴風雨所帶來的強力風勢。而拍打在三人後方峭壁上的巨大海浪與浪花,更是突顯出當時海潮威力之大。洛克普蘭運用細膩的筆觸刻劃出人物衣著、頭髮,以及海浪的質感,使之栩栩如生。畫中黑灰色調的天空與前景中的雪白浪花與人物相襯之下,營造出顯著的光影效果與戲劇性,而一抹遠在天際的淺黃色光暈,則似乎預示著風暴即將遠去的情景。
十九世紀前半葉的法國畫壇逐漸厭倦了新古典主義偏好的史詩式作品,而轉向取材富含想像空間的文學小說。英國小說家史考特書中結合小說戲劇性與歷史真實性的特質,即為許多藝術家帶來靈感。而奇美所藏的【春天的海潮】即是此一潮流的佳作,該畫中透過白色浪潮與漆黑天色對比下所營造的戲劇張力令人讚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