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0-18
- 最後登錄
- 2024-7-1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23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210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骨質疏鬆症 (骨鬆症)
審稿:林口長庚醫院 骨科部 陳思元醫師/謝邦鑫教授
英文名稱:Osteoporosis
就診科別:骨科.風溼過敏免疫科.婦產科
身體部位:骨骼
症狀:易骨折.脊椎壓迫性骨折.腕骨骨折.髖骨骨折
併發病症:失能
骨質疏鬆症是因為骨質流失、骨密度減弱而使骨骼結構被破壞的疾病,結果會導致骨骼變脆弱,發生骨折的機率增高。骨質疏鬆症往往在骨折前沒有明顯症狀,若發生較嚴重的脊椎骨折、髖骨骨折,可能造成永久行動不便、長期臥床或死亡。臨床以骨質密度檢測做為主要診斷標準,一般正常的骨密度標準差(T值)應大於-1;如小於-1以下,代表骨質不足;小於-2.5就是骨質疏鬆症;數值越小,其疏鬆的危險層級就越高。
骨質疏鬆症可分為原發型和續發型。續發型大都由其他特殊的疾病造成骨質的流失,40歲以下男性的骨鬆較多為此型。原發型基本上與退化有關,常見於更年期過後的女性;及老年:常見於七十歲以上女性與八十歲以上男性,女多於男。容易導致脊椎壓迫性骨折、腕骨骨折、髖骨骨折等。
好發族群:
1.七十歲以上的年長者。
2.停經女性,根據統計,五十到六十歲的女性骨質量平均會減少25%,而同年齡男性的骨質量僅減少12%,明顯女性較男性嚴重。
3.具遺傳體質,家族中有骨質疏鬆症病史的人。
4.具不良飲食習慣或生活型態者。
5.長期濫用類固醇藥物的人。
6.罹患特殊疾病患者如甲狀腺機能亢進、糖尿病、肝臟病或洗腎病人,以及性腺功能不足者,如早發性停經的人。
7.經常減重、體重過輕的人。
8.未生產過的婦女。
疾病病因:
骨質疏鬆症的形成可從人體造骨細胞與破骨細胞說起,造骨細胞是負責將血液中的鈣質存入骨骼的細胞,破骨細胞則負責分解骨骼、將鈣質釋放到血液中供全身使用。當造骨細胞的活動低於破骨細胞,骨質就開始流失。因此,和年齡、性別、體質大大相關。一般在兒童及青春期,是造骨細胞活動最旺的時候,過了三十五歲,造骨細胞的活動會慢慢低於破骨細胞,由於女性骨架天生小於男性,骨質量較少,流失的也就較快,更年期之後,體內雌性激素分泌劇減,破骨細胞活性增強而吸收骨質,使骨小樑變細、變少,加速骨質流失,骨強度再減弱。七十歲以上由於腸道吸收力差,鈣、維生素D容易攝取不足再加上造骨細胞本身功能衰退,使得骨強度更弱。而研究也發現,白人和亞洲人的骨質量先天就比黑人低。以上這些生理因素,都可能導致骨質疏鬆症的發生。
而在生活習慣方面,缺乏運動會使造骨活動減少;缺乏日曬會導致皮膚合成的維生素D降低,造成鈣吸收不良;以及偏食、過度減重造成飲食中缺乏鈣、維生素D等對骨骼健康有幫助的營養成分;菸、酒更會對骨細胞直接發生傷害,為骨骼代謝帶來負面影響,以上都有可能促成骨質疏鬆症。
另外有一些是因慢性疾病和藥物的影響,導致骨骼疏鬆症,包括:副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疾病、臥床者、糖尿病、腎臟病、肝病、腸道吸收不良等,以及需長期服用類固醇、肝素、抗癲癇藥物,如氣喘、自體免疫疾病等。尤其類固醇不但影響腸道吸收鈣和磷、腎小管吸收鈣,造成高鈣尿症,還會增高副甲狀腺素分泌量,並改變造骨細胞和破骨細胞之間的平衡,有些中藥藥方會違法添加類固醇,吃多了都將造成骨質疏鬆。
預防與治療:
1.維持健康的體重,攝取均衡飲食,尤其補充含鈣量豐富的食物,如小魚乾、蝦米、黑芝麻、紫菜、髮菜、莧菜、海帶、豆腐、豆漿、牛奶、香菇等。
2.養成規律且適度的運動習慣,特別是有某種程度牽拉擠壓的活動,如慢跑、健走、打球、划船等,或是負重體操如使用啞鈴、沙包舉重、伏地挺身,蹲馬步、墊腳尖訓練等。
3.平時可服用鈣片及維他命D,尤其更年期後更應加強補充。停經後女性可考慮適量補充荷爾蒙,以減少骨質流失及增加骨質密度。
4.適度的曬太陽,人體皮膚只要曬十至十五分鐘的太陽,每週三~四次,就可獲得足量所需的維生素D,幫助體內鈣質吸收。
5.遠離菸酒,並減少攝取不利於身體吸收鈣的含咖啡因食物(包含濃茶、可樂)。
6.定期接受健康檢查,測量骨質密度,並接受骨質疏鬆的藥物治療。
7.已有骨質疏鬆症者需預防跌倒,家中設置防滑設備、地面保持乾燥、空間明亮、穿防滑拖鞋等,改變姿勢及動作時也要多留意,減輕腰部負擔,避免長時間站立或彎腰工作。
來源: http://health.udn.com/disease/sole/223
==============================================
相當完整的介紹, 沒有艱深的名詞, 易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