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1-3-18
- 最後登錄
- 2020-5-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31
- 閱讀權限
- 50
- 文章
- 376
- 相冊
- 1
- 日誌
- 4
 
狀態︰
離線
|
越南教友整天魚貫進入西貢贖世主堂。他們有些在聖洗池停下並劃上十字聖號,有的在聖母岩前默默地祈禱,也有的為了金錢、家庭等問題靜靜地向神父求助。每個下午,告解亭都有排隊等候的人。
江若瑟(Joseph Giang)神父說:「我來到這教堂已經四年,人數每年不斷增加。」
他說:「天主教在越南現在發展得很好,有所進步。當然,有些地方阻礙天主教活動,希望抑制它。但這問題不大。」
今天充滿活力的教會生活,既證明了天主教在這個國家的力量,也反映出教會還必須小心翼翼地走它的路。雖然年輕教友驚嘆教會的開放和發展,但年長教友還記得隔壁的公立學校曾是教會的一部分;另一邊的公共泳池曾是教會的財產;教會在國內曾是最有影響力的機構。
六十一歲教友瑪利亞說:「從前,這裡整個地區只是泥土。我們現在坐著的地方原是溝渠,它真的很臭。越多人來到這裡,便有更多神父發展這裡,但那是一九七五年前的事。如今,他們只能發展一點點。」她正如許多堂區教友一樣,只願透露聖名。
對胡志明市的老教友來說,西貢淪陷不只代表在生活上的斷層,宗教亦然。問及這種情況是否正在改善,他們總是指在法國的統治下和獨立後二十年的半民主時期,才是天主教最繁榮的時期,特別是在具爭議的吳廷琰總統政權下。吳是天主教徒,在傾向宣揚天主教的同時壓迫佛教,成為了他失敗的原因。
天主教最高峰時期一度是越南最大的地主。在北部一些省份,超過四分之一人口是天主教徒,而且教會具有重大影響力。
自一九五四年共產黨掌權後,估計七十五萬天主教徒遷往南方,人口迅速膨脹。在吳廷琰統治下,天主教徒出任政府官員的數目是其餘人口的一倍,據歷史學家安多尼.若瑟(Anthony Joes)說,遷移後,七個西貢人中就有一個是天主教徒。
這種優勢在七五年四月北越取得南越控制權後便徹底改變了。傳統的共產主義只給宗教很少的空間,那些與殖民主義有聯繫或有反對「越南獨立同盟會」情緒的,空間就更加少。
殘酷鎮壓
結果是殘酷和即時的。一位耶穌會士向天亞社憶述,十二名會士有一半被判入獄。
政治科學家阮美景(Nguyen Van Canh)於《在越南共產主義下:一九七五至八二年》寫道:「新政權馬上採取各種措施對付南部天主教團體。在越南,新的政教關係是要求天主教會支持黨的路線,甚至在教會事務上。」
阮氏說,逮捕和騷擾變得普遍,工作規定了時間,用以阻止人們參加彌撒,而且在難管的社區和教會進行反天主教的突擊掃蕩。
多年來,隨著越南開放,此類侵權行為已日漸減少,但卻從未停止。
兩名年輕天主教活躍分子因企圖推翻政府服刑四年後,於今年八月再次被捕。除了他們,差不多同期被捕和被判刑的至少有十五名活躍基督教和天主教徒,並被廣泛視為誣告的指控入罪。
在一三年,十四人舉行和平抗議或呼籲言論自由後,被判入獄三至十三年。人權團體指出,在高原地區,基督教和天主教徒日常和長期受到迫害。
即使是非常溫和的活動,都受監測和控制。直到今年,一群跨宗教領袖定期在贖世主堂會面,討論他們面對的挑戰;據一名成員指出,由於警察認為有些出席者不是政府批准的人士,所以他們現在不得不四處轉移陣地。
因公開討論宗教仍然敏感而不願具名的一位耶穌會領袖說:「在文件上,宗教是自由的,但在現實中是受到控制的,尤其在農村地區。建興教堂或做一些(基本)的事情都不容易。」
若翰是西南部安江省一位活躍教會成員,他說堂區教友在試圖開展農村工作時經常都面對問題。
他說:「在西寧省,有很多不同族群,如果我們傳播宗教給他們的話,將會是個問題。這不是不可能,但我們很難在村寨舉行彌撒。如果村莊要舉行彌撒,他們必須提交文件,向地方政府申請通過。現在這做法越來越流行,但是程序很慢。」
儘管行政延誤,若翰堅稱情況幾十來已大大改善。在八十年代,他憶述,天主教徒進入偏遠村莊經常當場被截停和拘留。他年輕時曾見到來訪神父舉行彌撒後被逮捕。他說:「現在不至於那麼糟糕。」
宗教蓬勃
即使侵權和政府的騷擾在高地尤為盛行,一些天主教重鎮都能蓬勃發展。在一些村莊,傳教的起源可以追溯一個多世紀以前,政府的臨在就顯得比較不顯眼。
瑪利亞.克利恩(Maria K’lien)說:「從很久以來,我的社區大多是天主教徒。」她屬於少數的孤峰族成員,去年從中部高地搬到胡志明市工作。「在我的村莊,他們正在建興教堂;政府沒有找麻煩。」
胡志明市廿三歲語言學生德蘭說:「農村教堂的增長,使教會激增。這變得流行,因為很多人來到和加入天主教會。從前在鄉下只有少數人是教友,但現在越來越多人入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