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宇航員Yvonne Cagle在近期谷歌和F50舉辦的Founder World 2015上說:“探索火星固然是人類史上的重要一步,而我們也該將目光轉向地球,矽谷現在所發生的一切,讓我相信人類的那一大步飛躍其實近在咫尺。”
作為全球的科技與創新之都,矽谷不僅有NASA和奇點大學這樣遙遠未來技術的“導航器”,也有斯坦福和沙石路(Sand Hill Road)風投一條街這樣著眼於推動近期未來技術商用化的“發動機”。這二者之間,是前仆後繼的矽谷創業者們,他們是技術飛躍的“制造者”。
站在2015年的末尾,那麼在2016年將有哪些技術飛躍“近在咫尺”?與其聽所謂專家們的憑空預測,不如看一看矽谷創業者們的實踐。記者近期走訪了矽谷地區創業公司,從他們的實踐總結了2016年的五大技術趨勢。
據Aromyx公司的CEO Chris Hanson介紹,成立於2006年的Aromyx共有29項美國專利和49項外國專利,目前參與測試的客戶包括百事可樂、陶氏化學、寶潔、高露潔等公司。Hanson曾與創建了IBM的認知計算實驗室,針對政府資助人腦反向數字化工程和模擬神經元突觸體系,還負責了後期該技術的商業化。Aromyx公司首席科學家Bill Harries博士是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膜蛋白結構中心、美國綜合醫藥研究所、美國加州大學蛋白結構研究項目等多家機構的科學家。
手機之後的下一個大事件會是什麼?有那麼一群矽谷人相信“Next Big Thing”是服務機器人。近日在本次活動和Founder World 2015現場吸引了無數眼球的產於矽谷的Knightscope安保機器人就是典型代表,其可以自動巡邏,通過豐富的傳感器捕捉現場環境實時信息,然後再經過預測分析引擎結合商業、政府、眾包社交數據集等進行相關性處理,從而判斷是否在現場環境中出現問題或威脅。當遇到異常情況時,機器人通過Knightscope安全運營中心(KSOC)向社區和有關政府機構報警。這樣不僅可以有效預測意外的發生,也節省了安保的人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