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7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殿堂分享] 【美的巡禮】教堂,北京的一道西洋風景線(一) [複製連結]

Rank: 5Rank: 5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5-12-19 15:50:4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天主教很重視傳統,建造教堂一定要依照一定的傳統樣式,如羅馬式、哥特式等,不能任意建造。即使在歐洲以外,比如在中國建教堂也要按照傳統的歐式風格,一般不會刻意吸取當地的建築形式。但因由中國工匠施工,局部出現中式線角、圖案或構件也是難免的。

宣武門的南堂

在宣武門東大街西口路北,有一座北京市最古老的天主教堂--宣武門教堂。因在城南,俗稱南堂。南堂由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所建。利瑪竇明萬曆十年(1582年)奉命來華傳教。為便於傳教,他很快學會了漢語,給自己起了個中國名字利瑪竇,並蓄鬚留發,改穿儒服,尊重中國的禮教文化,結識了許多中國官員和學者。他在傳教的同時傳播先進的西方科技知識,明朝一品大員徐光啟在看了他帶來的西方天文儀器後產生仰慕之情,加入了天主教。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利瑪竇來北京,受到萬曆皇帝召見,允許長駐北京。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利瑪竇在宣武門內修了一座小經堂,規模很小,完全是中式建築。清順治七年(1650年)德國傳教士湯若望在原址擴建了教堂。這一次是中西合璧,頗具規模。

湯若望不僅是傳教士,他在天文、曆法、醫學等各方面都有造詣。順治元年(1644年)他受命修正曆法,新曆法稱《時憲歷》,修成頒行,他因此得了太常寺卿銜、光祿大夫,成了清朝的命官。順治帝親政後,他為孝莊皇太后治好了病,皇太后尊湯若望為義父,順治稱他為"瑪法"(滿語爺爺或尊師的意思)。

順治常到宣武門教堂來與湯若望研討學問,參觀書房,遊覽花園,共進便餐。據記載在順治十三、十四年間就親臨宣武門教堂24次,順治的19歲生日是在湯若望家中度過的。因順治帝的寵信,宣武門教堂迎來了第一次輝煌。但順治死後,湯若望受到誣告而下獄,後病逝。康熙親政後為湯若望平反。
此後宣武門教堂曾數次毀於地震、火災,又數次重建。數次被禁關閉,又數次開禁。現存的教堂是1902年至1904年間重建的。大門為中式風格,進門後有花圃、假山。西跨院為附屬用房,東院為教堂主體建築。教堂主體為磚木結構,面向南方,建築立面為巴洛克風格。教堂北端是高高的鐘樓,與南立面山墻相映生輝。教堂的室內空間運用了穹頂設計,兩旁有側廊,配以五彩玻璃花窗,高敞、華麗而又肅穆。宣武門教堂現在是天主教北京教區的主教堂。

西什庫大街的北堂

西什庫教堂位於西什庫大街南口路西33號,是北京規模最大的一座教堂,又稱北堂。

北堂原建在中南海紫光閣以西叫蠶池口的地方,當時叫蠶池口教堂。據說有一年康熙身染瘧疾,御醫久治不愈,耶穌會士洪若軒、劉應(也有資料稱是神父張誠、白晉)進奉西藥奎寧,藥到病除。康熙大喜,將蠶池口一塊地產相贈,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建成教堂,康熙為新建的教堂禦題匾額"萬有真源"。把教堂建在禦苑之旁,顯示了康熙帝的開明與自信。清中葉以後,屢起教案。道光七年(1827年)清廷籍沒教堂並拆除大堂。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又被迫歸還教堂產業,同意重建。同治五年底(1866年)新教堂落成。20年後慈禧在擴建中南海時,深感教堂離禦苑太近,教堂的高塔仿佛時時在窺視、威脅著她。她執意要教堂遷走,但又不敢得罪洋人。經與羅馬教廷磋商,慈禧不得不賠地贈銀,將教堂遷至已廢棄的西什庫舊址。1888年西什庫教堂建成,成為華北天主教會的總堂。1900年庚子之亂中,義和團團民一萬多人包圍並進攻北堂,教堂受到嚴重損壞。在後來的修復中,教堂又加高了一層,成為今天的樣子。(未完待續)

作者:陳溥

本文轉載自國際日報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5-30 07:21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