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8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蹟歷史] 玲瓏秀美 西安小雁塔 [複製連結]

SOGO版主

~日久見人心~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SOGO真女人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運動鐵人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哥哥你好色 軍武十字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時尚教主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機遊戲智慧王勳章 學藝經典獎章 動漫達人勳章 手工藝勳章 原創寫手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婚姻專家勳章 幸福家庭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模型怪怪貓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笑臉討論主勳章 靈異大法師勳章 成人文學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色瞇瞇勳章 會員榮譽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6-1-6 12:26:1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在唐朝歷代皇帝的扶持下,佛教和道教都達到了鼎盛時期,當時最主要的宗教建築道教和佛教建築在數量和藝術水平上都得到極大的發展。


密簷式塔是唐代另一大塔的類型,現存的唐代密簷式塔有西安小雁塔、河南法王寺塔、大理千尋塔和蛇骨塔。小雁塔位於西安城南一公里處的薦福寺內,與大雁塔東西相向,是唐代古都長安保留至今的兩處重要的標誌建築物,因為規模小於大雁塔,並且修建時間偏晚一些,故而稱作小雁塔。正式叫法應為「薦福寺佛塔」。

唐睿宗文明元年(西元684年),武則天以睿宗的名義,為去世百日的唐高宗建「大獻福寺」,武則天天授元年(西元690年)改稱大薦福寺。

小雁塔是典型的「密簷式磚構建築」,原為十五層,現餘十三層,塔高43.38米。其平面呈正方形,底邊各長11.56米,每層迭澀出簷,南北兩面各開一門。底層南北各有券門,上部各層南北有券窗。門框上佈滿精美的唐代線刻,尤其門楣上的天人供養圖像,藝術價值很高。塔身從下面而上,每一層都依次收縮,愈上則愈細,塔形秀麗。塔內中空,可由磚木結構的樓梯登臨。

高僧上表修小雁塔小雁塔建於唐中宗景龍年間(707~709)。如同唐初玄奘,為了保存從印度帶來的佛經,而上表請求唐朝皇帝出資修建位於大慈恩寺的大雁塔一樣,小雁塔也是一位高僧,為了保存從印度帶回的佛經,而上表請求朝廷出資修建的。

這位僧人就是義淨法師,他也曾遊學印度多年,不過,他由海路自廣州離開中國,少了當年玄奘西行遇到的幾多風險。西元671年,義淨隻身搭乘波斯商船出國,先到印尼蘇門答臘,後轉抵印度,也在佛學中心那爛陀寺留學11年,又遊學印度各地,經歷30餘國,於武則天證聖元年(695年)回到祖國,帶回梵文經典400餘部。

義淨回到長安後,在薦福寺主持佛經譯場,共譯經56部230卷,是玄奘之後在佛經翻譯上取得成就最大者。他還將途經海道諸國和所聞、赴印度求法高僧的情況,撰成《南海寄歸內法傳》和《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是研究中印文化交流史的珍貴資料。史籍《長安誌》卷七中,明確記載小雁塔是「景龍中宮人率錢所立」。

「景龍」是唐中宗年號。薦福寺本是唐中宗李顯的在藩舊宅,二次登帝位後,又重新令工部將寺大修了一番。皇帝李顯生性懦弱,凡事要問皇后的主意。皇后得知義淨法師上表請求朝廷出資修建「薦福寺塔」之後,令後宮嬪妃及宮娥、綵女都捐錢來修建塔,宮人們無不慷慨解囊,捐的錢建成了塔後還有剩餘。

小雁塔還有一段「神合」的神奇歷史!西元1487年,陝西發生了六級大地震,將小雁塔中間部份,從上到下震裂了一條一尺多寬的縫隙。而時隔34 年,1521年的一次大地震中,此裂縫在一夜之間又合攏了。人們百思不得其解,便將此現象稱為「神合」。

1555年月,一位小京官名叫王鶴,在回鄉途中夜宿小雁塔,聽聞了親自目睹這「神合」的「堪廣和尚」講這一奇事後,驚異萬分,便將這段史料刻在小雁塔的北門楣上。刻石上記敘:「明成化末,長安地震,塔自頂至足,中裂尺許,明澈如窗牖,行人往往見之。正德末,地再震,塔一夕如故,若有神比合之者。」

後來,修復小雁塔時,才發現它不是「神合」,而是「人合」。原來,古代工匠根據西安地質特性情況,特地將塔基用夯土築成半圓球體,夯土層深而廣,如同一個實心鍋,受地震時,壓力能平均分散,就像一個「不倒翁」一樣。

上世紀60年代,文物工作者對其周邊進行過勘探,發現小雁塔塔基四周直徑60米左右的地下,由外至塔基中心處的夯土層逐漸加深,中心部位是數層青石,上面用磚砌出塔基,同時地面壘了三米高的台基,其正上方才是塔身。

雖然小雁塔在一千三百年內歷經七十餘次地震,史載大地震曾使其三次開裂又三次復合,尤其是1556年的一次地震將其由56米的完整高度震為43米的現存高度。但是至今其塔身不傾斜,巍然屹立,不能不令人歎服中國古代先民能工巧匠們高超的建築技藝!遠看大雁塔和小雁塔,兩座塔一大一小,很相像。大雁塔在挺拔中顯得更有雄偉英姿,而小雁塔卻在挺拔中露出幾分秀美的風采。皆是唐代精美的建築藝術。

資訊來源:古蹟文化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愛久見人心~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13 04:4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