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8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蹟歷史] 唐代特長型石樑橋─纖道橋 [複製連結]

SOGO版主

~日久見人心~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SOGO真女人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運動鐵人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哥哥你好色 軍武十字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時尚教主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機遊戲智慧王勳章 學藝經典獎章 動漫達人勳章 手工藝勳章 原創寫手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婚姻專家勳章 幸福家庭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模型怪怪貓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笑臉討論主勳章 靈異大法師勳章 成人文學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色瞇瞇勳章 會員榮譽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6-1-12 20:20:1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秦漢以後,歷代有新建、重建的許多橋樑。據統計現有的1萬餘座橋樑中,始建年代確切而原橋能保存至今者,共有六百餘座古橋。宋及宋以前13座,元、明代41座,清代550座。紹興橋鄉文化不僅多姿彩,而且歷史悠久。


古纖道位於浙江省紹興市錢清鎮附近的杭甬運河上。它自東而西穿越紹興全境,是古人行舟背纖的通橋。「纖道」是指架設在水面上、由一座座石橋連接而成的水上通道,供縴夫背纖和躲避風浪用。

這座橋的建造,是因為運河河面甚寬,逆水行舟就需拉縴前行,所以專為縴夫拉縴用而修建了這座橋樑,俗稱「纖道橋」。一方面,遇到較大風浪,船隻還可通過橋孔進入淺水區躲避風浪,故有「避塘」之稱。

橋因功用而得名,即為古時拉縴而造。又因多數為官府出資修建,故亦有「官道」、「官塘」之稱。俗稱「百孔官塘」。

纖道橋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它跨蕭紹運河,橋面與運河平行,縱貫於寬闊的河道中。纖道低貼水面而建造,上面可以行人背纖,遇有風狂浪急時,它又能抵消、分散風浪對船隻的撞擊力度。

現存古纖道橋,為唐元和十年(西元815年),浙東觀察使孟簡為大規模整治疏浚浙東運河時所修建,由於河面寬闊,便於行舟,河堤成為人們行舟背纖的通道。但由於是土堤築成,纖道並不堅固,遇到聚雨就會崩毀。

在《重修纖道橋碑記》中載:清光緒九年(西元1883年)八月時「自太平橋起至板橋止所有塘路以及寶、玉帶橋,共計二百八十一洞。鄉紳士章文鎮、鎮彩彰重修,匠人毛文珍、周大寶修。」 說明當時纖道橋有281跨,為現存橋跨數的1倍多,足見當時工程之浩大。

古纖道舊時西起錢清江,東至曹娥江,全長75公里。其中阮社段東起雙梅上謝橋,西至錢清板橋,全長7160米,由1285孔石樑橋組成,每跨淨2米,橋面以三塊條石拼接而成,寬1.5米,橋墩用條石砌築,橋墩厚1.5米。

古纖道的路基,是以石條砌築成一個個石墩,橋身石樑底面較低,僅高出水面0.5米左右。橋東端45跨較為高大,可通行小船,橋墩與橋墩間,將一塊塊石板連接,架起了水上平橋。

古纖道橋的兩端,原有茶亭各一座,一度毀壞。現存者是1949年後修整的,為中國所僅有。

古纖道綿延百餘里,就砌築法可分為: 「單面臨水、依岸砌築」和 「兩面臨水、破水砌築」兩大類。後者又分為,「實體砌築式」和「石樑平橋式」兩種。

古纖道的東段,大多是屬「單面臨水,依岸砌築」之法。在涇口大橋地段、樊江至東湖之處約10里許,尚存部分保存完好的石砌堤面。此種砌築法,用於河面不甚寬闊之處。

古纖道的西段,自柯橋鎮以東上謝橋至湖塘板橋,長約15里。兩面臨水的古纖道,每隔里許就有一座座橫跨運河的石樑橋或石拱橋。在石墩纖道橋孔中通行小船。遇到風浪時,船隻可貼近纖道或在凸起橋洞中躲避,以免於危險。

在水深河寬的地方,多用「破水砌築」的建造法,保存完整的有等三處,「十八洞頭」、「寶帶橋段」、「玉帶橋段」。這段纖道每隔2.36米至2.75米,即建一橋墩,橋墩與橋墩之間,上架三根長石樑 (長3.37米至3.51米,寬0.49至0.52米,厚0.28米),橋面的舖設,用面寬1.5米左右大塊條石以「一順一丁」的方式平砌併列舖陳。是為」石樑平橋式」 砌築法。

「實體砌築式』纖道,其砌法首先將路基填築紮實,以條石交錯於石縫間向上砌疊,面上再舖設石板。也有用「一順一丁」的砌法壘疊的,其上再以石板橫舖,高出水面約1米左右。

在柯華大橋以西至湖塘板橋,約7里長的一段纖道,時而一面臨水,依岸砌築,時而兩面臨水,破水而築。它們互相間隔,互相銜接,是古纖道保存多種形式的一段地方。順著運河,纖道橋時而兩面臨水,時而一面臨水,一面依岸,水岸交雜相銜,似玉帶飄逸,蜿蜒伸向水天極目之處,形成路、橋、水、船渾然一體的優美景致。

據《越絕書》卷八記載得知,這條古纖道東段,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出紹興東廓門至曹娥江段浙江運河,是古越時期就已形成的「山陰古水道」。

由嘉慶《山陰縣志》卷四中記載,古纖道西段始鑿於西晉,此後,歷年均有疏浚工程。東可抵達曹娥江,並與西段相連接。

資訊來源:古蹟文化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愛久見人心~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12 23:1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