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0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蹟歷史] 山嶽仙跡探微:羅浮山─南海蓬萊 [複製連結]

SOGO版主

~日久見人心~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SOGO真女人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運動鐵人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哥哥你好色 軍武十字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時尚教主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機遊戲智慧王勳章 學藝經典獎章 動漫達人勳章 手工藝勳章 原創寫手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婚姻專家勳章 幸福家庭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模型怪怪貓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笑臉討論主勳章 靈異大法師勳章 成人文學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色瞇瞇勳章 會員榮譽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6-1-18 14:47:4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羅浮山在廣東省南部,橫跨博羅、增城二縣。民間傳說蓬萊仙島有一個別島,隨著風浪飄啊飄,飄到了南海,最終依附在羅山旁,因此名為浮山,並與羅山合稱為羅浮山,也被稱為「南海蓬萊」。《藝文類聚》卷七引《羅浮山記》曰:「羅,羅山也;浮,浮山也。二山合體,謂之羅浮。在增城、博羅二縣之境。」


羅浮山自古就是一座仙山,至今還流傳著許多神仙的故事。

根據《列仙傳》和《神仙傳》所載,周靈王時,有仙人浮丘公帶著王子晉上嵩山修道,後來曾雲遊到羅浮山修行。秦時有個叫安期生的人在東海一帶賣藥,救治病患,時稱千歲翁,曾經在羅浮山澗中采菖蒲服用,今菖蒲澗因此得名,後據說在此飛升。還有一個叫桂父的象林人,膚色有時是黑色的,有時變白,有時變黃,有時變赤,南海人都非常尊崇他。他常服食桂花和葵花,並配製成桂丸,制一千粒用十斤桂花,多少代人都見過這種丸子。他的道術遍佈東南,後來在羅浮山成仙。除此之外,秦朝時還有霍龍,漢時有朱隱芝、華子期、東郭延年等,皆在此山得道成仙。

明朝陳木連《羅浮志》卷四和清宋廣業《羅浮山志》卷四稱,三國時期,著名的吳國道士葛玄在羅浮飛雲頂煉丹成仙,其弟子鄭思遠也在此山修煉成仙。不過,也有史書說他是在雲南蒼山或者廬江馬跡山隱居修行後羽化成仙。哪種說法正確,目前已難判斷。《晉書·葛洪傳》載,東晉道士葛洪晚年居住在羅浮山修行煉丹,他還與另一位後來亦成仙人的鮑靚常常在此徹夜談論修煉之事,因此在山上留有一些仙跡就不足為奇了,最有名的是「遺履軒」。相傳一天葛洪與鮑靚正相談甚歡,一直到拂曉十分也沒有睡意,忽然,一對玄燕向他們飛來。二仙一時興起,將燕子網下,不料發現卻是一雙神靴。所以此地便留下了神仙遺履的傳說。在這個遺履軒上,還有一塊形如臥榻的青石板,傳說古代曾有一位仙人在此靜臥。

葛洪有一弟子名黃野人也是居住在羅浮山較早的道士,跟隨著葛洪煉丹。葛洪仙逝後,他得葛洪仙丹一粒,服之成為地行仙。東晉時,敦煌人單道開從南海進入羅浮山修行,活了一百多歲。隋唐時,道教在羅浮山有了較大的發展,一些道士如蘇元朗在此修行,傳說活了幾百歲。還有軒轅集,也活了很長時間,面容不見衰老。更為奇特的是,他居暗室之中,卻可以看到數丈遠。據說他每次去深山中採集藥材,毒蛇猛獸不僅不傷害他,而且還來保護他。他治病時,只要用布巾一揮,病人立時就治癒。後來唐宣宗召見他詢問長生的秘訣,他的回答是:「絕聲色,薄滋味,哀樂一致,德施無偏,自然與天地合德,日月齊明。」另有一道人陶八八曾經傳授給顏真卿刀圭碧丹,並在羅浮山修煉成仙。

宋元時期也有大批道士在羅浮山修行。比較知名的有南宗五祖之一的陳楠,白玉蟾,鄒葆光,張月窗、蕭集虛等。明清時,在羅浮山修行的道士知名的有徐子明,梁可瀾等。

兩晉南北朝時,羅浮山尚沒有正規的道觀,只有簡陋的庵捨,主要是葛洪所建的四庵:都虛(後稱沖虛,即南庵),孤青(西庵),白鶴(東庵),酥醪(北庵),其後皆加擴建,稱觀。隋唐時,羅浮山已建起一批宮觀。最早修建的是沖虛觀。五代南漢時在沖虛觀東建九天觀,宋代改名為明福觀。有在葛洪西庵基礎上建天華宮,宋代時改為長壽觀。宋元續有隱,知名者亦不少。宋元時期,羅浮山又建有一批庵觀,如廣莫庵,見日庵等。羅浮山舊有九觀十八寺二十二庵之說,明清之後,許多已經被廢棄,現尚存五觀五寺。道教五觀,即沖虛觀、酥醪觀、九天觀、白鶴觀、黃龍觀。其中沖虛觀中有仙人葛洪煉丹時取水的「長生井」和洗藥的池子。

羅浮山上還有一處景致非常優美的所在:朱明洞。據說是葛洪修道成仙的地方。

唐朝詩人李賀曾作《羅浮山人與葛篇》:


依依宜織江雨空,
雨中六月蘭颱風。
博羅老仙時出洞,
千歲石床啼鬼工。
蛇毒濃凝洞堂濕,
江魚不食銜沙立。
欲煎湘中一尺天,
吳娥莫道吳刀澀。


資訊來源:古蹟文化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愛久見人心~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12 19:3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