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4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國畫書法] 對聯-沈葆楨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6-1-26 00:27:2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對聯 沈葆楨

 


沈葆楨
對聯
書法
墨、紙本
125.3 × 29cm × 2
不詳
Pao-chen Shen
Couplet in Running Script
Ink on paper

作 品 賞 析 
  線條寬細變化大,起筆厚而重,收筆輕而細,節奏感分明,文字在線性的排列次序中,結體按筆勢輕重而有緊、鬆的韻律性。其中「雨」字由點、線、面等構成基本元素在疏散的組合中,形成纖巧趣味視覺圖像,後面緊接著面積寬大而墨色濃郁的「半」字,粗細對比變化大產生空間性的遠近效果。墨色輕淡雅致,結合偏黃紙色使整體呈現沉靜幽遠的格調。上下款文字疏散而對齊,每一字大小與間距相等,顯得慎重而仔細,鈐印端正大方,加重了左聯的量感;通篇呈現高古與風雅的人文情懷。(文/李幸潔)
作者款識(落款簽名年款):絜甫大兄大人屬(下聯左上)。沈葆楨(下聯左下)。
作者鈐印(朱文白文):沈葆楨印(白文)。幼丹(朱文)。
簽名位置:下聯左
釋文:細雨半畦春種菜。寒燈一穗夜修書。



藝 術 家 小 傳 
  清福建候官人,生於嘉慶二十五年,卒於光緒五年,享壽六十。道光二十七年中進士,選為庶吉士授編修,旋遷御史,繼任九江知府。於調署江西廣信府時,逢太平軍之役,所至城邑官吏莫不望風潰散,惟幼丹與妻林氏誓以身殉,乞援守城,以此天下知名。歷任江西巡撫、兵部尚書、總理各國事盼大臣及總理船政大臣。 同治十三年日本以牡丹社番殺日人為藉口,以兵犯臺,清廷乃以葆楨為欽差大臣督辦軍務,葆楨至臺南立籌戰守,日人氣羸,已而和議成,乃奉詔經理臺事善後,沈氏以臺灣為海上奧區,東南各省之藩衛也,地大物博列國覬覦,自非悉心經畫,不足以資富庶,因而奏請移駐福建巡撫經營臺灣以統一事權,實為臺灣建省之先聲。 幼丹順應世變,蒿目時艱,以為治臺之要首在開山撫番,招徠墾野,乃力籌山後開墾事宜,自是台灣二百年來之封山禁墾至盡除,並以開豁一切舊禁上奏,於是一百九十餘年的渡台禁令,得以開禁。葆楨深感台灣原位之重要,曾云:「臺地之所謂善後,即臺地之所謂剏始也。善後難,以剏始為善後則尤難」。沈氏以台灣荒鄙日闢、墾務日興,乃奏請添設台北一府三縣以資治理,厥後土地漸闢,此乃台灣規畫之一大改革也。 沈葆楨之治臺,充分表現出其經世致用的時代思想,在其福建台灣奏摺中曾載:「夫以臺地向稱饒沃,久為他族所垂涎,今雖外患暫平,旁人仍耽耽相視,未雨綢繆之計,正在斯時。……況年來洋務日密,偏重在東南,台灣海外孤懸,七省以為門戶,其關係匪輕。卻固地險,在得民心,先修吏治、營政」。所以沈氏極重視吏治的整飾、軍備之講求,乃奏請改營制與築礟台,並籌設全台保甲局及全台團練局,平時以辦理慈善公益事業,戰時則以保衛鄉里。此外,並奏准開放台灣磺礦採掘、架電報、振商務,凡諸要政多有更置,並為鄭延平請予謚建祠,以興臺忠義之氣。左宗棠曾奏言:「沈葆楨躬歷全臺,深維利害。」而連雅堂在台灣通史中亦曾贊曰:「台灣歸清以來,閉關自守,與世不通,……開山撫番,以立富強之基,沈葆楨締造之功,顧不偉歟」。 沈氏官至兩江總督兼通商大臣,卒於位,謚文肅,贈太子太保,入祀賢良祠。平生工書善畫,皆得俊逸之旨,其書出自顏真卿,殆與何紹基分席,骨氣雄動,直如其人,別具一格。(文/陳宗琛)

來源:高雄市立美術館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7 20:3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