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5-6-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04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73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阿里山高山茶
產地
嘉義縣阿里山茶區分布在阿里山山脈周圍,在海拔1000~2300公尺之間,包含了阿里山、梅山、番路、竹崎等鄉,總茶區面積高達2200公頃左右,其中梅山鄉以1200公頃居冠。
據說優良的茶區位於北回歸線上下50公里內,阿里山茶區相當符合此條件,氣候涼爽,早晚雲霧瀰漫,日照短,降低了茶葉苦澀成分,提高芽葉的甘甜香味。高山上日夜溫差大,葉肉肥厚,果膠質含量高,茶芽柔嫩,又以高山泉水灌溉,使得阿里山茶葉甘醇香甜的口感。
特色
阿里山高山茶為台灣高山茶始祖,優越的氣候與地理條件造就出品質良好的茶葉,受到許多觀光客喜愛,茶葉的包裝以蜿蜒於連綿山脈的阿里山森林小火車為圖像,深刻印烙在消費者記憶中,辨識度相當高,讓此區茶葉發展更加蓬勃,在國際舞台發揚光大。
茶區孕育出高山茶特有的香氣,擁有淡雅的桂花香以及高山冷泉味,沖泡後的茶湯為金黃色,滋味甘醇清新,經久耐泡,為茶中上品。
著名的茶品包括:阿里山珠露茶、梅山茶、瑞里龍珠茶、瑞峰茶、龍眼林茶等茶,又以阿里山珠露茶最負盛名,曾列入「台灣十大名茶」之一,產於嘉義縣竹崎鄉的石槕茶區,外觀呈半球狀,葉面翠綠油亮,綠蜜色的茶湯滋味濃郁,受到品茗者相當大的喜愛。
製作工序
以人工採摘一心二葉的茶葉,製作半發酵的半球型高山茶,製作工序繁複。採摘後進行萎凋,可分為室內萎凋與日光萎凋,室內萎凋靜置於室內,搭配攪拌促使茶菁進行發酵作用,日光萎凋利用太陽熱能加速茶菁水分的散發,目的在於將茶菁的水分降低,引發茶葉進行發酵。
接著殺青,可分為炒青與蒸青,台灣多用炒青,其目的在於以高溫的炒製將茶葉中「酶」的活性降低,發揮香氣。
揉捻為第三步驟,將殺青完成的茶葉加以揉壓,破壞葉肉組織改變茶葉外型,使之緊結,高山茶藉由反覆的布包揉,可將茶葉形成半球型,可減少體積方便運送。
緊接著乾燥是經過揉捻與解塊,利用高溫破壞殘留葉中的酵素,固定茶葉品質,此為粗製茶。最後是烘焙,將粗製茶進行焙火,使茶味更加香醇。【品茶王】
|
-
總評分: SOGO幣 + 2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