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1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術繪畫] 米謝爾‧布予諾‧貝連杰-靜物與水晶瓶 [複製連結]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超級版主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6-5-17 21:42:4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作品中文名稱Chinese Title        靜物與水晶瓶
作品英文名稱English Title        Still Life and a Crystal Vase
作者中文姓名Artist (Chinese Name)        米謝爾‧布予諾‧貝連杰
作者原文姓名Artist        Michel-Bruno BELLENGE
國籍Nationality        法國
生卒年Artist Dates        1726-1793
年代Date Made        年代不詳
尺寸Dimensions        26.7x21.6 公分

米謝爾‧布予諾‧貝連杰(Michel-Bruno Bellenge, 1726-1793)為法國畫家,隸屬於由迪斯坎(Jean-Baptiste Descamps, 1714-1791)創辨的魯昂畫派(Rouen School)的第一批學生(畫家),擅常花卉與靜物的描繪,在夏爾丹(Jean-Baptiste-Simeon Chardin, 1699-1779)的推薦下於1764年成為魯昂藝術學院成員,而後被任命為特羅卡德羅(Trocadéro,夏樂宮)土耳其織毯工廠(Turkey carpet factory)領導人,為聖母院設計一系列掛毯,現典藏於羅浮宮。

【靜物與水晶瓶】一畫結合畫家對靜物與花卉的創作特長及對不同材質細緻的刻劃,整幅作品以左下角的桃子向上延伸至右上方的風信子與飛蛾,構成一對角線構圖,畫面以水晶瓶中的玫瑰花束、風信子及小雛菊為主調,花瓶旁置有一串醋栗及半腐壞的桃子,畫家以明亮鮮豔的色調表現出玫瑰花束、風信子與小雛菊的豐美,但花朵上的飛蛾與昆蟲及桃子上的蒼蠅為作品添增額外的道德警示意涵,在意義上可與虛空畫(Vanitas)或記住死亡(memento mori)相扣合。

十八世紀的法國在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要求回歸自然( retour à la nature)的口號下,一改洛可可時期強調富麗盛大並深具象徵意義的靜物表現,而以普羅大眾日常的事物來做為靜物畫的表現形形式。夏爾丹是這一新興風格的主要代表人物,而貝連杰的靜物作品亦深受此一風潮的影響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8 18:1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