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8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聖經中有歷史,但不是一本歷史書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藝術之星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6-5-19 00:51:1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聖經中有歷史,但不是一本歷史書

聖經中的確有歷史,有全人類的歷史,尤其是以色列人的歷史。然而,聖經卻不是一本一般歷史的書。如果簡單地把它當作歷史書來讀,就會發現似乎有一些的矛盾和衝突。例如,在使徒行傳十三章十八至二十二節,保羅講到以色列人的歷史「又在曠野撫養他們,為時約有四十年;既滅了迦南地的七族,就把那地分給他們為業;此後給他們設立士師,直到申言者撒母耳的時候,約有四百五十年。後來他們求一個王,神就把便雅憫支派中的一個人,基士的兒子掃羅,賜給他們作王四十年。既廢了掃羅,就興起大衛作他們的王,又為他作見證說,我尋得耶西的兒子大衛,他是合乎我心的人,必實行我一切的旨意。」這裡所講以色列人的歷史,從他們出埃及在曠野的四十年,然後設立士師四百五十年,後來他們求一個王,神就賜給他們一個王就是掃羅作王四十年,然後廢了掃羅興起大衛,大衛也是作王四十年。大衛之後是所羅門,大衛的兒子所羅門作王的時候,就建一座聖殿。聖殿是在所羅門作王第四年興建的。根據這裡所記述的歷史,從以色列人出埃及到所羅門作王第四年初建造聖殿的時候,一共有多少年?四十年加四百五十年是四百九十年,四百九十年再加上兩個四十年,再加上所羅門建殿以前的三年,一共是五百七十三年。

然而,我們若再讀列王記上六章一節的記載,「以色列人出埃及地後四百八十年,所羅門作以色列王,第四年西弗月,就是二月,開工建造耶和華的殿。」你若把這兩處的經節對照著看,就會發現,兩處所記載的時間,從以色列人出埃及到建聖殿,相差九十三年。表面看,這裡兩處的記載有矛盾。但你若讀倪弟兄的文集第二輯第三十八冊,第四十六篇信息,「數算自己的日子」。在這篇信息裡,倪弟兄講到他查讀聖經士師記的結果。他就發現所差的九十三年就是以色列人數次被外邦所擄,被外族壓迫的年日的總和。將五百七十三年減去被擄、被壓迫的九十三年,正好就是四百八十年。倪弟兄指出,在使徒行傳裡,保羅是在那裡講歷史,所以把那九十三年算在內;列王紀上是註重以色列人在神面前的情形,就把那九十三年不算在內,所以是四百八十年。

倪弟兄研讀聖經的結果不但證明聖經是不矛盾的,而且聖經對歷史的記載與世人的記載有不同的觀點。倪弟兄進一步指出,神的子民在世的年日,有些可能是不算數的。所以有些年日在聖經根本是不記的。所以,聖經裡面是有歷史,但不是照著人的觀念所講的歷史,乃是照著神聖思想所啟示的歷史。

聖經創世記裡也提到亞當的兒子該隱的後代和塞特的後代。在講到該隱的後代時,就說誰生了誰就死了,根本沒有記他們在地上活了多少年。但是講到塞特的後代時,它就講到塞特生誰活了多少年,誰又生誰後又活了多少年就死了。所以塞特的後代有很清楚的年代記載。這就給我們看見,照著神聖的啟示而有的歷史,有些年日在神的眼中根本不蒙記念,所以神根本就不記載。

此外,在新約聖經馬太福音講到主耶穌的家譜時,說,「這樣,從亞伯拉罕到大衛,共十四代;從大衛到遷徙巴比倫,也是十四代;從遷徙巴比倫到基督,又是十四代。」(太一17)然而,照《新約聖經恢復本》本節的註解一所說,「照實際的歷史算,共四十五代,刪除其中受咒詛的三代和不適當的一代,再加上把大衛算作兩代(一在國度建立前的時代,一在國度的時代),就成了四十二代。」所以,在此我們又看見,聖經中的確有歷史,但不是一般世俗的歷史書,乃是照著神聖啟示的歷史書。

出自《水深之處福音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9 04:2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