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隱藏的內容
發明防走失襪 受到全球人關注
馮小寶(Kenneth Shinozuka)為外公馮德銘發明的穿戴式隨身感應器受到全球衆多人士的喜愛,
但是馮小寶的外公,已經在去年身故了。
馮小寶母親馮青(Maria Feng)告訴記者,在外公最后的日子裏,馮小寶一直在外公身邊為他唱歌,悲痛欲絶。
馮小寶今年17歲,他在三年前發明出穿戴式隨身感應器,讓衆多遭受老年痴呆症困擾的病患親屬不再擔心家人的安危。
馮小寶的發明靈感來源於自己的外公,在馮小寶四歲那年,外公馮德銘罹患老年痴呆症,並且年復一年,愈發嚴重。
外公不記得自己吃否吃過飯,不記得回家的路,最嚴重的是,外公晚上起床上廁所后,經常離開家裏,在外面遊蕩。
經歷了一次又一次外公走失的經歷后,不僅馮家人無法睡得一個安穩覺,而且頻繁的起床,並不能保證外公不會再次走失。
馮小寶想,是否能夠有一種東西,當外公半夜起身上廁所時,家人能夠知道。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試驗,
並且經過不斷改良,防走失襪子應運而生。
四歲時便知外公患失智症
馮小寶的母親馮青告訴記者,在馮小寶四歲的時候,有一次外公帶他去公園玩,
那是第一次發現外公有老年痴呆癥狀況的時候。“爺孫倆在外面玩了很久都沒有回來,
我覺得很納悶,於是出門去找,在几乎把整個公園全找遍的時候,終於找到兩個人,
原來是外公不記得回家的路了,”馮青说,“本來以外馮小寶當時只有四歲,一定不記得這件事情,
但是在很久以后的一天,馮小寶對媽媽说:
‘媽媽,你知道嗎,其實我是第一個知道外公有老年痴呆症的人,’其實小寶一直記得。”
在發明穿戴式感應器之前,馮小寶還為外公發明過一個自動藥盒。
每次到了該吃藥的時候,藥盒就會亮燈並發出響聲,提醒患者服用藥物。
由於馮小寶長期和外公在一起,因此他養成了善於體察老年人生活狀況的習慣。
馮小寶曾遺憾地對母親说:多麼諷刺,全世界都知道我為外公發明了一個穿戴式感應器,可是只有外公不知道。
為病人着想防走失襪變防走失扣子
在2014年,馮小寶榮獲Google科學奬學金,從而讓這項發明更多地被世界知道。
有很多人從世界各個地方寫郵件給馮小寶,詢問怎樣才能使用産品,從而讓馮小寶産生了創業的念頭。
為了進一步完善穿戴式感應器,馮小寶來到老人院裏,讓老人穿上他發明的襪子,實地測驗産品使用情況。
在試驗中馮小寶發現,有些老人睡覺時不喜歡穿襪子,可是如果不穿襪子,就不能觸動腳底的感測器,
從而無法使用産品。經過一年多的改良和反復試驗,馮小寶最終將産品設計為一枚只有硬幣大小的鈕釦,真正將産品普及化。
馮小寶的母親馮青告訴記者,她並不屬於包辦式媽媽,她現在主要在忙自己的事情,並沒有因為兒子出名后,全部生活圍繞兒子轉。
“我和先生都在大學裏教書,平時工作非常忙,我們經常需要把工作帶回家來做,可能無形中就給了他很多潛移默化的影響,
”馮青说,“馮小寶從小就比較獨立,很多事情都是自己在做決定,很多人都说青少年時期的人是不是很叛逆,可我從來都不覺得。”
目前馮小寶經營着自己的公司,手下有若幹名員工,馮青透露说,産品問世后很受歡迎,銷路很好,相信馮小寶有很好的盈利。
據馮青介紹,馮小寶創業后經歷很多,不僅要做産品,還要政府批准,很多事務性工作。
此外,馮小寶還擔任學校的校報電影雜誌主編,並且是童子軍老鷹奬得主。
小發明家立志學醫攻克老年失智症
2014年11月份,馮小寶登上TED創新講壇,講述他為發明穿戴式感應器的種種經歷,不到6分鐘的演講,台下掌聲不斷,
在演講台上成熟穩重的馮小寶完全看不出是一個只有16歲的高中生。
母親馮青在台下用手機為兒子紀錄下了一個個精彩瞬間。
馮青告訴記者,外公已經於去年去世,去世很突然,本來全家都以為外公只是感冒,沒有想到送去醫院后再也沒能回家。
在外公去世前,馮小寶寸步不離的守在外公身邊,給病床上的外公唱歌。
馮青说,馮小寶從小就成長在三代同堂的家庭環境中,和外公感情很好,外公喜歡教馮小寶唱歌。
在2014年NBC對馮小寶的採訪中,有一段鏡頭是馮小寶攙扶着外公,一起在家裏的后院唱《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現在的馮小寶在高中最后一年,已經接到哈佛大學的提前錄取通知書,雖然少了些許課業的壓力,但是馮小寶需要忙碌的事情還有很多。
馮青告訴記者,馮小寶以后打算修讀大腦神經專業,因為馮小寶覺得,老年痴呆症非常可怕,很多家庭備受困擾,
如果能夠徹底根治老年痴呆症,那麼就能夠造福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