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9-9
- 最後登錄
- 2025-2-2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330
- 閱讀權限
- 110
- 文章
- 183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原文資料來源: http://www.thedrive.com/the-war- ... i-torpedo-torpedoes
(中時電子報) 2016年10月17日 18:50 江飛宇
美國希望大型航空母艦能夠有自主防禦魚雷的能力。(圖/網路)
現代的柴油動力潛艦性能與過往不可同日而語,在新的隔音技術與絕氣密推進技術(AIP)的發展,潛艦已具有靜音又
能長時間潛航的能力,也因此對水面艦的威脅持續增加。為了保護像核動力航空母艦這種大型水面艦的安全,美國
正在研發可以攔截魚雷的魚雷,稱之為對應反魚雷(Countermeasure Anti-Torpedo ),簡稱為CAT。
美國航空母艦各種各樣的護衛艦隊圍繞四週保護,組織成巨大的航艦戰鬥群。這些船艦也配有各種各樣的防空武器,
包括遠程防空飛彈(如標準飛彈)、近程防禦飛彈(如RIM-116公羊飛彈),到近迫防禦炮(如Mk15方陣快炮)。這些
多層次的防禦傘多半都是應對來襲的空中威脅,但是水下的防禦就顯得相對不足而且不可靠了;即使多數的護衛艦
都配有追蹤水下目標的聲納及反潛直升機,但是受限於海洋各個水層的不確定性,要找到潛艦依然是很困難的事。
俄國及大陸的潛艦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突破美國艦隊,這類的事件經常時有所聞。因此身為艦隊核心的航空母艦
,仍然容易受到潛艇的攻擊。
而且現在的新式魚雷也很難防禦,俄國的53型魚雷(Type 53 torpedo)可以在十幾英里遠之處發射,魚雷在接近
敵船之後開啟S型運動能力,尋找船艦航行後的尾流,來來回來幾次,確認目標後然後再攻擊船艦。可稱為射後
不理的魚雷,因此極難防禦。
從布希號航艦上釋放的CAT反魚雷,從2013年就開始測試。(圖/美國海軍)
美國海軍為此研發有效的對抗方法,是一種叫水面艦魚雷防禦( Surface Ship Torpedo Defense ,SSTD)的系統
,SSTD包括3個部份,第1部分是魚雷預警系統,就是一個拖曳陣列聲納,負擔搜尋威脅。第二部分威脅分類系統
,判斷水下不尋常物體是不是魚雷。第3部分就是對應反魚雷(CAT),也就是負責攔截魚雷的魚雷。
水面艦魚雷防禦的概念原理,由拖曳聲納、威脅分類系統和對應反魚雷三部分合作。(圖/美海軍學院)
CAT就像水下的防禦飛彈,只是它是用螺旋槳推進的小型魚雷,CAT的速度很快並且運動靈活,以直接對撞的方法
解決方案來解決魚雷威脅。目前它是接受其他系統的導控,假如未來的測試順利,有可能改良成主動聽音的模式,
增加它的防禦距離。
CAT在2013年已經安裝到喬治布希號航(USS George H.W. Bush CVN-77)航空母艦上測試,在數次演習中成功
攔截魚雷7次,表示這套系統與CAT魚雷確實有效。
美國海軍希望這套系統能持續改進,到2035年時,能夠在每一艘美國的主要船艦都安裝反魚雷設備。目前最先進的
朱瓦特號(DDG-1000)也將會安裝。
==============================================================
說到魚雷這從二次大戰用到現在還是嚇破很多海軍艦艇人的膽,比起水雷更恐怖.全世界到目前也沒有一個絕對的反魚雷
的武器.從防魚雷網開始,但魚雷的技術與火力一直在進步,魚雷網被衝破了,老美就思考以誘餌來欺騙來襲的魚雷.因此
第一代的T-MK6 FANFARE 拖曳式魚雷反制系統來做微軟殺反制魚雷,60年代當時的蘇聯除了也跟誰發展ОКА-1誘餌
也發展以6聯裝反潛/魚雷的火箭砲來做為硬殺反制魚雷武器.
後來老美就精進成AN/SLQ-25魚雷反制系統,其還是用拖曳式來以較遠距離用信號干擾/欺騙敵方魚雷,並與現行的SQQ-89
水下戰鬥系統整合再一起,改稱為AN/SQR-20(後改稱TB-37U)多用途線性托曳陣列聲納 (MFTA).但其他歐洲還是有
發展誘餌式來干擾/欺騙敵方魚雷(如法國的 C-GUARD Terma DL-6T六聯裝Sea Gnat誘餌發射器/俄羅斯的KT-308),但
老美近幾年發現魚雷更進步了除了續航力長外,且其導引系統具有再攻擊模式,所以認為必須發展能執行「硬殺」(Hard kill)
的魚雷反制系統,直接將來襲的魚雷擊毀,所以才又有水面船艦魚雷防禦系統(SSTD)的研發.至於俄羅斯則將RUB-1000
反潛/魚雷的火箭砲又研發出獵殺蛙人的火箭砲,且中共也跟隨研發出.
據說在2004年8月美國國會批准售予我國一批SQL-25A拖曳式魚雷反制系統,將配備於紀德,但似乎在歷次的基隆級驅逐艦
對外公民眾參觀似乎也都沒看到.
以下是MDC有關AN/SLQ-25魚雷反制系統的說明:
AN/SLQ-25的主體是TB-14A拖曳式音響反制器(Towed Acoustic Countermeasure,TAC) ,拖曳的信號電纜裝有
將電信號轉換成聲信號的換能器,透過設置在艦尾的RL-272雙鼓形絞車進行收放 ;線性陣列尾部有一個細長的魚型拖曳體
來控制陣列的部署(例如深度),拖曳體長0.8m,直徑15cm。TAC用來發射信號干擾/欺騙敵方魚雷,發射信號由艦上
的信號產生器產 生,放大後透過信號交換器送至信號纜線,最後由TAC上的換能器轉換為聲學信號發射到水中。
AN/SLQ-25還有一個假負載,用於在靜態狀態下測試信號發射裝置,由信號交換器選擇將發射機的信號送往TAC或假負載。
整個AN/SLQ-25的作業由一套遙控裝置進行監控,功能包括選擇操作模式、聲頻過濾、決定頻率循環時間等功能;一旦
發現有潛在的敵方潛艦威脅,艦上人員就透過遙控系統控制絞車釋放TAC陣列到距離艦艇後方一定距離,然後開始發射
聲噪信號來欺騙敵方魚雷;而具體的欺敵信號頻率、施放拖曳體的拖帶速率、拖曳體部署深度以及聲學操作方式等選擇
都依照敵方來襲魚雷的特性而決定。
T-MK6 FANFARE 拖曳式魚雷反制系統
6聯裝反潛/魚雷的火箭砲
現在中共/俄羅斯 還普遍的RUB-1000/6000反潛/魚雷的火箭砲
AN/SLQ-25魚雷反制系統
法國的 C-GUARD Terma DL-6T六聯裝Sea Gnat誘餌發射器
英國版SSTD的八聯裝魚雷誘餌發射器
俄羅斯的KT-308
反蛙人火箭炮
以上部分的資料及圖片來自網路上其他網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