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13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79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50983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雁的啟示
有一次,我和教會的弟兄姊妹到元朗南生圍觀賞享受大自然。聽說南生圍的風景很優美、空氣又清新,許多飛禽也在那裡棲息!遠離繁華的都巿,漫步在大自然之中,觀賞著兩旁植物,呼吸著新鮮空氣,聽到樹上傳來吱吱喳喳的鳥聲,抬頭看見一群群野雁以“人”字形排列飛行,那種感覺確實很舒服。
回程時大約是六點鐘,野雁越來越多,從那裡來不知道,往那裡去也不清楚,但是牠們以“人”字形整整齊齊的飛行動作,深深吸引著我。據專家研究,以“人”字隊形前進時,整個雁群的飛程會比單飛的孤雁,多了71%的飛行距離。原因是,當一隻野雁離隊時,牠會感到獨自飛行時的延緩和拖拉,但當牠回到隊上,前一隻同伴飛行所造成的浮力,馬上使後面的雁飛行得輕鬆。難怪北雁南飛時,野雁都是如此排列。
另外,雁群還有一個特性,就是會輪流領隊。當領隊的野雁疲倦時,牠會退到側翼,由另一隻野雁接替,飛在隊形的最前端,飛行在後的野雁會利用叫聲鼓勵前面的同伴,以保持整體的速度。
北雁南飛的這兩個特性,如應用在事奉上也是很好的參考:
一、不要單飛
什麼是“單飛”?就是不和雁群一起,而是自己離隊單獨飛行;可是,“單飛”的雁的飛行距離,只會是雁群的三分之一。舉例來說,大家若從香港作起點,目的地是北京,單飛的野雁到了廣州,就放棄了;而其他跟隨雁群一起飛的野雁,卻繼續飛行到達北京。原因是單飛的野雁缺乏支持。
在教會的事奉也是一樣。我很鼓勵要找同行者,至少要找一位或兩位同心的弟兄姊妹一同參與、分享異象;一同策劃、彼此代禱。這樣,當你遇見困難時,就不至於孤軍作戰了。根據我的觀察,在許多教會都有這現象,一些愛主的弟兄姊妹都是“單飛的雁”,所以他們為主熱心了一段時間,好容易就放棄,真可惜!
二、要彼此鼓勵
雁群的其中一個特性是很注重“打打氣”。意即在飛行的途中,後方的雁子會發出“叫聲”,為前方打氣,鼓勵牠們保持一樣的速度。因此,當前方的雁子感到累了,速度越來越慢,但是當聽到後方許多鼓勵的叫聲,牠們重又振作起來,繼續展翅高飛。
教會裡的事奉也是一樣,鼓勵是很大的推動力。教會不論大小,都有一群弟兄姊妹走在會眾的前面,他們負責策劃、動員、帶領。這些人就是前方的雁子。他們會累、會灰心、會有情緒低落的時候。因此,他們很需要後方的“叫聲”鼓勵。一句由衷的“謝謝”、“為你禱告”、“做得很好”、“加油”……都會帶來很大的推動力。就如雁群,可增加飛行距離多至71%。
但是實際情況是我們很少彼此鼓勵。舉個例子,我在教會每周都會寫一篇分享文章,這麼多年來,其實也曾猜想過,究竟會眾有沒有細閱呢?從來沒有人來與我談論內容,也沒有人告訴我寫得如何,更遑論有人對我稱讚呢!
請不要吝嗇你那悅耳的“野雁叫聲”,給事奉者“打打氣”,你的一句鼓勵說話,或會成為很大的推動力,增加他們事奉的飛行距離呢!
來源:天路同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