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12-26
- 最後登錄
- 2025-1-1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35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1386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鼾聲如雷 心血管疾病跟著來
許多人睡覺時會打鼾,不過根據長庚醫院醫學研究發現,若多年來持續打鼾、頻率相同,且聲音越大,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愈高。
50歲的陳先生沒有吸菸等不良習慣,血壓、膽固醇等檢查也都正常,但之前做了頸動脈超音波檢查後,卻發現有輕度動脈粥狀硬化,血管中層厚度1.048公釐(mm),較一般0.65公釐高了不少。
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部主任李學禹指出,有些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患者其實很健康,沒有膽固醇過高,也沒有高血壓、太胖,卻還是罹病,推測可能跟鼾聲有關。
長庚醫療團隊根據30名打鼾病患,發現打鼾病患的頸動脈厚度平均0.757mm,大於一般人的0.65mm。頸動脈的厚度與不同頻率的鼾聲能量有關。
李學禹說,就解剖結構而言,中高頻的鼾聲源自於扁桃體、側咽壁、舌根及喉部的阻塞,當這些部位阻塞時,局部會缺氧,而鼾聲的能量振動除了會直接造成動脈內皮受傷外,傳遞入動脈內的音波反覆振盪,更會增加膽固醇附著於管壁的機會,這些機轉使動脈變厚、硬化,因而增加心血管疾病。
李學禹還指出,中高頻(652-1500Hz)的鼾聲能量與頸動脈厚度有顯著相關,若鼾聲低沉還好,但若聲音大、高亢、急促,還持續幾年,鼾聲的聲波就像「氣功」一樣,引起發炎及血管增厚,使管徑變狹窄,加速動脈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
李學禹說,打鼾聲波也會產生震盪效果,就像水杯有雜質,若一直搖晃,會讓雜質更容易附著在杯上,膽固醇也會更容易附著在血管壁上。
林口長庚耳鼻喉科系喉科主任李立昂說,只要有打鼾困擾,都應早點就醫檢查,不只改善生活品質與人際關係,更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保障健康。
(自由時報健康醫療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