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埔族文化的消失
在十七世紀以前,平埔族人過著原始游耕方式的旱田農業,並進行狩獵、漁撈等採集經濟生活,同時實行「女耕男獵」之社會制度。他們與外界的經濟活動,主要是在沿海以鹿皮、林產與中國、日本商人交換布匹和鐵器。十七世紀荷蘭人入侵台灣以後,大量捕殺梅花鹿,致使平埔族賴以維生的鹿隻銳減。
尤其是1683年以後的清代時期,大量漢人移民來台,平埔族部落土地經出租、典當、出售等方式,逐漸為漢人所擁有;另在社會文化上,歷經政府的漢化教育、綏靖、征役、薙髮、改部落為庄、賜姓,以及與漢人通婚,語言、風俗等相互混合,迨至十九世紀,平埔族群已呈現明顯的漢化現象。進入廿世紀之後,平埔族之族群文化特色則已消失。
現今平埔族的語言,只剩下少數噶瑪蘭、西拉雅族耆老會說一些單字,少有人能說出完整的句子。對於傳統歌謠曲調,少部分人雖會哼唱,但無人明白歌詞的意思。至於平埔族其他文化,現存較明顯的可能僅剩每年農曆九月五日西拉雅平埔族吉貝耍社夜祭為代表(吉貝耍社位於今台南縣東山鄉東河村)。至於噶瑪蘭族的文化,則有待族人的追尋與復興,目前可至2002年11月4日成立的台北市噶瑪蘭文化館追憶。
(二)高山原住民文化的保存與危機
長期以來「高山族」一直被隔離,這也是高山族文化得以保存至今之原因。自清康熙61年(1722年)起,無論在清代、日治時期,甚至到國民政府統治台灣以後,大致上依據台灣之地形,沿山劃界、立碑、設哨,區隔高山原住民與漢族移民。這些「高山族」因居住於西部山區或未開發的台灣東部平原、海邊、離島,受到長期隔離,因此才得以保存其以漁、獵為主,也兼粗放農耕(種植竽頭、小米等)的原始生活型態。這些原住民有時也與漢人進行以物易物的交易,以獸皮、獸肉(如鹿)等,換取珠、布、鹽、鐵、火藥、獵槍等。
在清代二百多年的統治中,這種隔離措施,直至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發生牡丹社(排灣族)事件,引致日軍侵台以後,才在清廷「開山撫番」政策下,逐漸與外界接觸。日治時期(1895~1945)雖然透過征伐,強制原住民遷移部落,集中管理。不過原住民的反抗,讓原住民的部落文化仍能延續。但是1945年國民政府統治台灣以後,逐漸取消原住民居住山地之管制。尤其台灣於1987年解除戒嚴之後,除了少數原住民地區(如屏東縣霧台鄉魯凱族領地)尚需形式上填寫「甲種入山證」申請,才得進入之外,其餘已完全開放。1986年以前至桃園縣復興鄉的拉拉山、宜蘭縣的太平山均需申請入山證,這種景象已不復存在。
不過,原住民地區的解除隔離,原住民文化反因此而流失。在社會空間開放中,為了適應台灣社會制度與環境結構的改變,原住民的生活方式已與平地漢人毫無差異。甚至原住民保留地亦由漢人進駐開發,原住民反而至城市中討生活。另一方面在人口結構上,原住民僅佔台灣人口2.126%,明顯居於弱勢。在經濟活動、社會制度、人口結構明顯不利之情況下,原住民文化已面臨如同清代平埔族文化一樣快速消失的危機。以部落世襲的頭目為例,原住民鄉的管理權、資源分配權已被民選鄉長所取代,頭目對於維護與延續部落文化之功能已嚴重萎縮。尤其在原住民傳統領地已異主的情況下(除了蘭嶼地區問題較不嚴重外),未來如何認定與回復原住民族傳統領地,將是推動原住民自治區首需面臨之難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