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是梵語阿羅漢(A—rhan)的簡稱,阿羅漢是佛弟子中證得阿羅漢果者,所謂證得阿羅漢果,即是「四智」已圓,成就「八解脫」,具備「三明」、「六通」 等。而「三明」出自《雜阿含經》:「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四智」出自《涅槃經》:「苦已知,集已斷,滅已證,道已修」;「六通」出自《瓔珞經》:「天眼通,天耳通,知他心通,宿命通,身如意通,漏盡通」;「八解脫」係指:「內有色想觀外色鮮、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空無邊處解脫、識無邊處解脫、無所有處解脫、非想非非想處解脫、滅受想定身作證具住」。
據說最早羅漢只有四位,即「大迦葉」、「賓頭盧」、「阿難」、「羅怙羅」,佛教《增一經》:「釋迦牟尼在圓寂之前,指定四個弟子變成羅漢,並命他們存世,以便保護他的教條,直到彌勒降世。」後演化為有十六羅漢、十八羅漢、四十二羅漢、五十羅漢、五百羅漢、一千二百五十五羅漢。
十六羅漢全為印度人,因當時譯經人數眾多,沒有統一的譯名,名字長又難唸拗口,清代以後逐漸以「綽號」代替,如降龍、伏虎、長眉、開心等;而羅漢的相貌到明代以後便已變成了中國人的造型。
而十八羅漢是十六個上首的釋迦牟尼大弟子加上菩提達摩、梁武帝、布袋和尚、志公禪師四人其中之二,而這四人都是梁朝時的人物;梁武帝蕭衍是南北朝時代南梁的開國君主,在位時推崇佛教,曾三度捨身同泰寺,後世杜撰他升天的神話,成為十八羅漢之一。
鹿港龍山寺 十八羅漢的名稱:
降龍尊者、進花尊者、長眉尊者、開心尊者、志光禪師、善觀尊者、目連尊者、進香尊者、布袋尊者、伏虎尊者、進果尊者、飛缽尊者、知覺尊者、梁武帝君、獅子尊者、達摩祖師、進燈尊者、九老尊者。
各地的羅漢名稱也有所不同:
彌勒尊者、達摩祖師、志公禪師、降龍尊者、目連尊者、飛杖尊者、開心尊者、進花尊者、梁武帝君、獅子尊者、長眉祖師、伏虎尊者、洗耳尊者、弄鈸尊者、戴笠尊者、進香尊者、進燈尊者、進果尊者。
江蘇寒山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