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0-18
- 最後登錄
- 2025-2-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23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207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謠言終結站》塗泡菜汁、鹽水 不能治異位性皮膚炎
坊間傳聞「抹泡菜汁、泡鹽水,能治療異位性皮膚炎」,醫師澄清,酸性或鹼性液體會刺激皮膚,反而加劇症狀,曾有小朋友在患部抹泡菜汁,造成接觸性皮膚炎、細菌感染,紅腫、脫皮、流湯。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醫師賴柏如表示,有家長看到國外曾有研究報導指稱「服用益生菌可增加免疫力,有助改善異位性皮膚炎」,認為泡菜汁有益生菌,乾脆就用泡菜汁塗抹在孩子身上,結果原來只是輕度異位性皮膚炎,反而症狀變嚴重。
賴柏如說,小朋友被敷了2、3天泡菜汁後,患部紅腫、脫皮,流湯、流膿,引起接觸性皮膚炎,合併細菌感染,如果更嚴重恐會蜂窩性組織炎。
賴柏如指出,雖然目前有報導指益生菌有助改善異位性皮膚炎,但研究還不明確,且效果因人而異,有人吃了有效,但也有人無效,且是何種菌種、菌量及服用時間都不是很清楚;也有問卷調查指出,愛吃泡菜、發酵食物,罹患異位性皮膚炎較少,但訪問人數太少、調查方式不夠科學,都不具實證效果。更何況泡菜汁又酸又辣,直接塗抹反而會刺激皮膚、加重症狀及造成傷口感染。
賴柏如提醒,異位性皮膚炎除了體質原因,皮膚屏障脆弱,外界過敏原、刺激物容易穿過皮膚,造成發炎,應循正規醫療治療,按時服藥、擦藥,減少外界刺激,平時加強皮膚屏障,強化保濕,並選擇溫和、無香精的乳液,同時避免吃會引發過敏的食物。
自由電子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