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6-24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36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5004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台灣 ( 東 勢 ) 雪 山 石 .----- 天下 第一 奇山 / 黃山
. 『 黃 山 』
"五岳" 歸來 不看 山 "黃山 " 歸來 不看 岳 ...
石種: ~ 東勢 雪山石 ~
產地:台灣~台中縣 [ 東勢雪山支脈~7~9公里處 ]
型態:世界景觀類
規格: 45 x 23 x 86 cm
重量:近約...80公斤
【 黃山 】
黃山自古以來直至二十世紀初期,一直是偏僻險阻之地,舟車隔絕、人跡罕至。雖然黃山相傳是以黃帝煉丹的道教傳說有關,但山中只在唐宋時期有極少數的道觀,反而同一時期卻有佛寺數十間。
唐朝天寶十三年(公元754年),李白到過黃山的外圍遊覽,並留下了四首詩,之後才開始有人來遊覽。
到了明朝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和四十六年(1618年),著名的大旅行家兼地理學家徐霞客,不惜艱辛兩次登上了黃山,飽覽了諸峰美景,在其遊記中大嘆為「生平奇覽」。
清朝閔麟嗣在其《黃山志定本》中記載,有人問徐霞客四海山川中何處最奇,徐答道:「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
民國期間更流傳徐霞客曾說過:「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這至高無上的評價。
自明朝中葉開始,受到徐霞客的影響,黃山名聞天下,遊人慢慢增多。加上山中佛寺陸續興盛,其中慈光寺更有僧千人,黃山建設開始發展起來,修建了一些簡單的登山路,而早期的黃山志也是在明朝出現的。
明末清初,出現了以黃山山水為主的新安畫派。
清朝時期黃山的建設只集中在道路和房屋的維修上,而康熙、乾隆時期遊人大增,是黃山的興盛時期。清末時黃山佛教衰落,只剩下幾間寺廟。
1930年代的民國時期,黃山又一再興盛,維修和新築了一些登山路、賓館、公路和橋樑。
1950年代以後,黃山的建設規模更大,除了翻新擴闊全山的登山路,亦新築了更多賓館、公路、橋樑、供水供電等基礎建設…
1979年黃山正式對外開放,當時的中央副主席鄧小平來到黃山,徒步登臨黃山遊覽了五天,並指出「黃山是發展旅遊的好地方,要有點雄心壯志,把黃山的牌子打出去,讓黃山的人民先富起來。」
黃山的旅遊事業迅速發展,於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986年評為全國十大風景名勝區,1990年列入聯合國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名錄,1998年評為全國首批十個文明景區的第一位。
來源:布朗庫西L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