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24|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問題探討] 無麩質飲食可對抗肥胖、糖尿病!連過敏痘痘都改善了..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7-8-7 08:28:2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早安健康/稻島司 醫師(東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副教授‧循環系統內科)

*「精製過的小麥粉有害健康」–已有統計數據證實

根據統計數據證實:現代的精製小麥粉對人體可能有害。尤其在歐美地區更是廣為流傳。在我擅長的循環器內科領域也有人主張:精製小麥粉可能會對血管造成不良影響。接受心臟手術後隨即實行無麩質飲食的美國前總統柯林頓並不是唯一的案例。

現代人最大的兩個疾病死亡原因,就是癌症和血管方面的疾病。
而透過統計數據得知,精製小麥粉會提高罹患血管方面疾病的風險,所以, 不管是否有麩質不耐症,每個人都要避免攝取小麥。

不過,我一直強調的是「小麥粉」而非「小麥」。我並不是在否定「小麥」的營養價值,而是在考量「精製的」「現代的」「小麥粉」對人體有害的可能性。為什麼明明是相同的原料卻有如此的差異呢? 因為在現代,小麥都已經過「精製」「漂白」的程序以及長期反覆的品種改良,這實在不是什麼好事。

同樣的道理,不是也有許多人主張儘量別吃精製、漂白過的「白砂糖」嗎?我自己本身也很愛吃甜食,現在也還在吃甜食,所以我不會要求大家「戒吃甜食」,不過如果能夠儘量避免,是最好不過的了。

我取得醫生執照已經第十四個年頭了,從我還是學生的時候,就已經儘量不吃麵包了。那時這世上還沒出現「麩質」這個名詞,不過大家都已經知道精製的小麥粉是造成肥胖的原因,而且還會對糖尿病帶來不良的影響。我不像喬科維奇有麩質不耐症,所以不會連和家人朋友聚餐的場合都完全避開麵包或麵食這類食物,但我向來都 儘量少吃麵包。

*無麩質飲食在我身上顯現的「效果」
實行無麩質飲食會為身體帶來怎樣的好處呢?

我自己除了「不吃精製過的小麥粉」之外,也實行各種經過過期刊認證的健康飲食方法,所以身體的改變是否全部由於不吃小麥,並無法界定得很清楚,不過我有一個親身的感受,那就是 皮膚真的變健康了。

我以前常因為過敏性皮膚炎到皮膚科求診,每天都要擦藥,而且不停地長粉刺。醫生開的藥膏非常有效,我很感謝為我看診的那位醫生。不過現在我已經有好多年都不用擦藥了,而且粉刺和毛囊發炎的情形也不再出現了。雖然不能斷言完全是拜不吃小麥所賜,但這是我自己親身的經歷。

此外,精製小麥粉對前面提到過的「肥胖」與「糖尿病」造成的影響絕對不容忽視。

*改善糖尿病的飲食
說到 糖尿病,在今時今日它仍是一種一旦確診就很難根治的疾病。糖尿病最為人所知的併發症就是腎臟病,就算洗腎惡化後可以進行換腎,或是可以設法延遲洗腎的進程,也還是無法讓腎臟痊癒。

早期的糖尿病不痛不癢,但它的可怕之處就在於容易引發其他疾病,像是腎臟方面或是神經方面的疾病,以及因為動脈硬化導致的心臟或腦部的種種併發症。(另外,因為第一型糖尿病的成因有別於日常飲食和肥胖等因素,所以這裡討論的是典型的第二型糖尿病)

那麼,一旦患了糖尿病就無法改善了嗎?
其實如果說得極端一點,只要少吃含有小麥粉的碳水化合物就可以讓糖尿病的病情不容易繼續惡化下去。 減少小麥粉的飲食方式絕對可以改善肥胖的狀態,對糖尿病的病情也有幫助。

說到這裡,大概有人會這麼想:「如此說來,那實行限醣的飲食方式應該也可以吧?」

限醣是現在很流行的飲食方式,但它的優缺點在二十一世紀初期已經有了大概的結論。

一言以蔽之:「只要運用的好就有效,但並沒有嚴格徹底執行的必要」。

*清爽的白醬燉肉
因為沒有使用奶油,所以熱量低!用米穀粉溶化做成的芡汁口感滑順、清爽不膩,是這道料理的特點。

用米穀粉簡單做白醬

材料(2人份):
・馬鈴薯·······1顆
・紅蘿蔔·······   根
・洋蔥·······   顆
・綠花椰菜·······   棵
・杏鮑菇·······2根
・雞翅腿·······4隻
・高湯粉(顆粒·過敏體質適用)·······1大匙
・油·······2小匙
・水·······1   杯
・牛奶·······1   杯
・米穀粉·······25克
・鹽、胡椒·······少許

作法:
1. 將馬鈴薯、紅蘿蔔去皮,和洋蔥一起切成一口大小。將綠花椰菜分成小朵。將杏鮑菇縱切成兩半,再橫切成兩段。

2. 鍋裡將油燒熱,放入雞翅腿和作法1的蔬菜拌炒。加水,用中火燉煮,煮到入味。材料煮到軟嫩後加入一半份量的高湯粉和牛奶。

 

3. 用剩餘的牛奶將米穀粉溶化,當作法3的食材煮沸後一邊攪拌一邊慢慢加入,勾成芡汁。

 

4. 最後再加入鹽和胡椒調味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7-8-7 09:12:06 |只看該作者
哇...小弟偶又上了一課了.....
謝謝醫生滴熱情分享...
小弟偶感激不盡喔.....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6 00:4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