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0-18
- 最後登錄
- 2025-2-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23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207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台大研究:抗藥性上升 幽門桿菌難殺死
克拉霉素與左氧氟沙星 除菌率降低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可能引起消化性潰瘍與胃癌,近年卻隨著抗生素用量增加,抗藥性出現上升趨勢。
台大研究團隊進行亞太地區24國幽門桿菌抗藥性研究,可殺死幽門螺旋桿菌的抗生素中,幽門螺旋桿菌對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與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的抗藥性不斷爬升,致使除菌率降低。
台大團隊領導的亞太幽門桿菌研究聯盟,今天發表亞太地區幽門桿菌抗藥性升高警訊,供各國擬定治療策略參考,該項研究成果刊登在國際頂尖期刊「刺胳針腸胃與肝病學」。
台大醫院內科部主任吳明賢在會中指出,治療幽門桿菌的抗生素只有五種,包含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甲硝唑(metronidazole)、四環素(tetracycline)與阿莫西林(amoxicillin)。
一線處方成功率已低於8成
近年卻隨著抗生素用量增加,抗藥性出現上升趨勢,治療最常用的第一線殺菌處方「三合一療法」,在許多國家的除菌成功率已低於八成。
台灣幽門桿菌盛行率30% 主為糞口傳染
在台灣,吳明賢以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的治療為例,全台不同地區有10至20%不等的抗藥性。他說,台灣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盛行率約為30%,該菌主要為糞口傳染,部分鄉村地區盛行率可能達50%,每2人中就有1人感染。
目前已知幽門螺旋桿菌在成人體內沒有好處、只有壞處,建議感染者遵從醫囑、積極除菌。預防上,提醒民眾注意個人衛生、共餐時使用公筷、避免將嚼食過的食物再餵給孩童等。
台大研究團隊進行亞太地區24國幽門桿菌抗藥性研究,發現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與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的抗藥性不斷爬升,致使除菌率降低。記者羅真/攝影
聯合晚報 聯合新聞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