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5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風俗民情] 字紙灰燼成「聖蹟」 龍潭感恩讚嘆三獻禮送入海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懇辭勳章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發帖狂人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星座之星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7-9-25 01:08:2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字紙灰燼成「聖蹟」 龍潭感恩讚嘆三獻禮送入海

桃園市定古蹟龍潭「聖蹟亭」,昨循三獻古禮隆重舉行「送聖蹟」儀式。儀式中最特別的是從聖蹟亭內取出焚燒字紙的灰燼,肩挑到河邊投放。不過現今惜字亭都列入保護而停用,為維護古蹟及河川環保,挑聖蹟設計精美聖蹟袋,僅象徵性的將字紙灰燼送入河中。

指導送聖蹟古禮的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教授羅烈師表示,桃竹苗地區客家聚落,迄今還保留著惜字亭、敬字亭,有好幾處列入古蹟、歷史建築保護。龍潭聖蹟亭由龍潭導覽協會及地方蓍老推動,近年恢復以莊嚴隆重的三獻禮送聖蹟。


羅烈師表示,很多地方的敬字亭、惜字亭,設在地方宮廟、宗教信仰中心附近,透過宮廟營收組織舉辦送聖蹟儀式。有的地方在敬字亭列入古蹟保護後,加上現代生活觀念改變,循古禮送聖蹟儀式慢慢式微消失或變了調,龍潭送聖蹟儀式,也曾中斷過。

送聖蹟祭儀早期是由文人組織發起。羅烈師表示,龍潭聖蹟亭格局宏偉獨立,有成立類似寺廟神明會的「聖人會」組織及帳簿留存,才由當地耆老接辦祭儀。為保存即將流失的客家送聖蹟祭儀傳統,去年桃園市客家事務局以官方身分接辦,以古禮古制傳承這項重要的無形文化資產。

依據龍潭地方耆老及數年前找到的《文光社聖蹟亭祀典字簿》記載,龍潭送聖蹟日期為農曆8月初3。考量為讓更多民眾參與,從2014年起恢復舊俗,選在農曆8月初3之後當週的假日 (今年選在9月23日)舉辦隆重典禮。

昨循三獻古禮祭典,由龍潭在地耆老及禮生培訓工作坊訓練出來的學員擔任,石門國小師生擔任樂生,由老中青三代重現昔日客家敬字惜紙、重視知識教育的美德。

早期客家人將收集的字紙送到聖蹟亭焚化,以三獻禮恭請河神將字紙灰燼送入大海,象徵漢字文化傳諸四方。全國百餘座聖蹟亭中,目前僅桃園龍潭、高雄美濃等地會舉行送聖蹟儀式。

聖蹟亭送聖蹟祭典,由桃園市客家事局局長蔣絜安,挑著傳統字紙簍進會場揭開祭典儀式,接著依古禮請出造字的倉頡,及孔子、文昌帝君神明,依三禮古禮進行祭典。

完成三獻禮儀式後,參與者肩挑燃燒字紙灰燼的「聖蹟」,象徵性的裝入布袋子內,由眾人組隊肩挑「聖蹟」到二板橋,投放於河中流入大海。活動會場也舉辦拓碑、客家師傅話,一字千金等文字互動遊戲。

客家事務局局長蔣絜安表示,聖蹟亭是市定古蹟,不能再燒字紙,象徵性循古禮送聖蹟到河邊投放,其餘儀式用灰燼,供在聖蹟亭周邊樹木做有機肥料,讓一切回歸大自然,不污染河川,響應節能減碳環保觀念。(聯合新聞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系統通知:簽名被屏蔽。請速依下列順序辦理更新,1.退出系統;2.重新登入;3.更新資料。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30 07:2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