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2-5-20
- 最後登錄
- 2025-8-1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312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1058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本帖最後由 zebron 於 2017-12-4 21:18 編輯
粉領佳人-薑荷花
泰國花市展售的薑荷花盆栽
薑荷花學名為 Curcuma alismatifolia,薑科(Zingiberaceae) 鬱金(薑黃)屬(Curcuma),原產於泰國清邁一帶,也是中國古代常見的藥草植物,中名即稱為鬱金。
而薑荷花這個名稱是在台灣開始栽培時命名的,農戶以薑科之名為基礎,且認為它具有荷花的美姿,因而命名為薑荷花,而這個非常貼切的名稱也被台灣花卉界人士認可,所以廣為流傳沿用,至今這一類的花都以薑荷花稱之。
薑荷花為多年生草本的熱帶花卉,葉巨大呈長橢圓型,株型有點像鬱金香,花莖由葉腋間抽出,為穗狀花序。
主要觀賞的部位為苞片,苞片分為兩部分,在花序下位為綠色,花序上端 1/2-1/3 為粉紅色,苞片連綠色部分約有 13-18 片,小花為唇形花,花瓣白色,唇形瓣為紫色,隨著小花開放,頂部的苞片也會逐漸開展,如同荷花開放般,相當漂亮。
地下球莖為圓球狀,球莖下會長出吸收根及營養根,營養根初期也可行吸收作用,日後尖端會膨大形成營養球,通常一個球莖下會有 4-5 個營養球著生。
薑荷花球莖基部所帶的營養根(營養球)是貯藏養分的器官,營養根的多寡會影響萌芽的速度,及萌芽後初期的生長。球莖帶營養根愈多,萌芽愈快,開花較早,產量也較高。此外,球莖愈大種植後開花也愈早,切花及子球產量愈高。種植時應選擇球莖直徑 1.5 公分以上,且帶有營養根(營養球)3 個以上的種球。
薑荷花生長強健,對土壤適應力強,一般只要不是太粘重的土壤都可種植,但如果是專業的地植生產,為顧及種球的採收,應選擇砂質壤土,土層深厚,排水良好,而且不缺水的地方較適宜。薑荷花種球萌芽需要高溫,萌芽適溫為 30-35℃, 20℃ 以下萌芽不易,因此種植期的溫度會影響萌芽速度。一般而言,在春夏期間隨季節的延後,氣溫愈高萌芽愈快,但開花期仍隨種植期之延緩而延後。而且不論在幾月份種植,均在 10 月中下旬至 11 上旬停止開花,因此切花及種球產量均隨種植期延後而逐漸降低。
所以以台灣地區來說,中南部約在 2 月中旬即可開始種植,北部則在 3-4 月開始種植,種植 60-70 日後開始採花,一直到 10 月上旬開花結束,地上部漸漸黃化萎凋,植株進入休眠狀態。休眠後挖球貯藏陰涼處,熱帶性球根不可以放進冷藏庫內冷藏,否則很容易因寒害而死亡,這一點是在作種球處理時必須特別注意的。
薑荷花這種熱帶球根作物,對台灣的適應性良好,所以在栽培上不會有太大的問題,除此之外,原則上薑荷花是全日照的作物,不過切花業者為增加切花長度,曾測試過用遮陰的方式來增加花莖的抽長,結果發現遮陰 50% 確實可以提高切花品質,所以有些栽培資訊會提出栽培時應適度遮陰,不過這是指高度而言,如果您要作為盆栽觀賞時,就應該做適度的修正才對。
(( 玫瑰中心/呂學義))
|
-
總評分: 威望 + 2
SOGO幣 + 20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