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1-16
- 最後登錄
- 2024-11-2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85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808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鄒族物質文化
衣飾文化
男子以鹿皮為衣料,有皮背心、皮披肩,頸間掛胸袋,腰部也有腰袋以蔽下體。盛裝時另加斜方挑繡胞衣,腰部垂黑布前裙。打獵時加鹿皮臂套及皮套褲。老人盛裝有對胸襟的長袖外衣、皮帽和雪鞋型皮鞋。除了獸皮衣飾以外,以紅色布料為主的衣服,配上帶有羽飾的帽子,是鄒族男子的標準服裝。
皮帽限成年男子於接受成年儀禮之後才可戴之。通常是以兩片水瓢形軟鹿皮縫製而成,有護腦的作用。盛裝時,帽頂上插有鷹羽或鷲羽毛一至四根,現在多使用帝雉的羽毛,目的均在彰顯男子的勇敢英武。女子衣裳多少都有些漢化,上衣為對襟長袖,腰纏腰裙,綴以織繡。以紅色胸衣、刺繡頭巾、藍衣黑裙為主要裝扮。
臂飾(如下圖)在鄒族社會中是最具特殊意義的,據說唯有曾與山豬搏鬥而獵獲者才可配戴並擁有榮譽。其使用權力與古時的獵首有關。早時,每獵得一首級,即加臂環一道,後來獵得山豬者,亦可將其所獲之山豬牙製成臂環,每獲得山豬一次,則可加帶一環。
*臂環(引自李莎莉,1998:162)
參考資料:
‧《台灣原住民文化藝術》,劉其偉著,台北:雄獅,1995。
‧《臺灣原住民衣飾文化:傳統‧意義‧圖說》,李莎莉著,臺北市:南天,1998。
工藝文化
由於鄒族人的生活環境較為艱困,沒有充裕的資源,而其大部分時間都投注於基本生活需求的勞動上,鄒族沒有貴族平民的階級區分,就連頭目與巫師都必須親自勞動,以謀全家生活的安頓,由於沒有生活上特別悠閒的階層,鄒族所有的物品大致都是為生活中實際需求才會加以創製。即使有一些具有部落或族群象徵意涵的符號標誌,也都是約定俗成的形製。例如:男子的皮披肩正面所畫的符號,有一定的樣式和畫法;刀鞘上刻劃的痕跡有計數或紀念的意涵。鄒族的所有器物中,有些設計或製作時刻意顯現出巧妙心思的地方,往往是為了使用的方便,如:小鋤頭的本柄在刻削的時候,製作者會努力將柄背的一面刻削成微微的弧形,其樣式呈現流線型,而族人認為那樣的小鋤使力較為方便。鄒族的木臼多是截敢倒塌的風化木鑿坑使用,視其外型,只做粗略的削除木面,與其他原住民族群的木臼經過雕飾或造型處理有很大差異。
(一) 精細的鞣皮技術:
以獵物的皮為衣飾是鄒族的特色。鄒人以柔軟的山羌皮毛做帽飾、皮鞋;以山羊皮作衣服。先刮除皮上的肉,曬乾、再放在臼裡,以杵打軟,或放在粗大圓木上由兩人拉扯,如此重覆多次,直到獸皮柔軟為止。鄒人的皮衣、帽並不保留獵物的手,而排灣族的部份皮衣則保留了山羊的毛。
(二) 嚴密的家族制度:
不管是婚姻或是祭祀行為,都以家族制度嚴密地運作,由此擴展至鄒族整個部落,這也是鄒人較易整合、做事效率高的因素之一吧。
(三) 簡單、大方的衣飾:
除了男子的獸皮衣飾以外,以紅色布料為主的衣服配上帶著羽飾的帽子,是鄒族男子的標準打扮。女子則以紅色胸衣、刺繡頭巾、藍衣黑裙為主要裝扮。
(四) 失傳的製陶技術:
日本人鳥居龍藏在西元一九○七年調查鄒族時,只有兩人會製作陶器,目前已無人知曉製陶的技術。
1980年代後鄒族以其獨特的歌舞,結合戰祭與收穫儀式的表演,屢次前往國家劇院的演出,打破了一向被早期人類學家視為缺乏藝術成就的觀念。近年來生態保育的觀念與行動結合了族群認同意識;而根源自傳統文化的服飾、食物與調理方法、男會所、禁忌之屋、宗教儀式、生態觀念、南島母語等等,都成為內部社會凝聚和部落重建的重要「文化工具」,也成為族群用來對外抗爭的象徵資本。
參考資料:
‧《鄒族》,王嵩山著,台北:三民,2004。
‧《曹(鄒)族物質文化調查與研究變遷與持續》,浦忠成主持;浦忠勇協同主持,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1997。
來源:臺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