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1-16
- 最後登錄
- 2024-1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85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808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圓相與修持
一個中心人才所學、所修、所辦,是人生無盡寶藏。要有效負責道務發展,須從個人生活、修養、家庭以身做起。
負責道務中心神聖使命,心向寶光建德道務中心目標邁進,成全道親明理,進道修道的責任,可分四個層次:①個人修持德性。②人脈道緣。③合作之間默契。④成全的對症下藥。
寶光建德中心人才,使命負責之道,在於養成七種好習慣,遵守由內向外,由樹根到樹頂的改進道務發展程序:①採取主動。②確定目標與方向。③分清道事務與先後,緩急輕重。④從互辦、互助、互利道場角度來思考問題。⑤先了解要去的道場弱點,對症下藥,讓對方了解你的成全。⑥通過溝通協作才增強道務發展的效益。⑦時時改進自己的知識與修養。
一位中心人才珍重自己的人格與道格,怎麼說呢?
「讀書第一高人,莫若學道;末後最智慧者,莫若清口。」
「要唯唯感念,天恩師德;要及及關懷,芸芸眾生。」
跨時代的修辦道精神,具殊勝的使命,「替天行道,代天宣化」。具足圓滿功德,圓同太虛,無欠無餘,大道圓滿,不但無始無終,同時亦不增不減,就像一個圓相一樣。不但細入無間,同時亦大無方所,由於我們本身亦有這種,無欠無餘的圓滿自性。故而亦可在小如露珠和大如太陽系的情況,見到此種圓滿。在一切森羅萬象和參差不齊之中,在我的身心內外,有一種深切諧和與平等,我們只要不違於自性,只要照其本來的樣子不予修改,即可使我們本身感到圓滿自足,但如以知識推理的辦法去加以理解,那就不行了!
老母之光「違順相爭,是為心病。」
與我們的利益相合,使我們心喜的事兒來了。與我們的願望相左,而使我們感到阻礙的事兒來了。
吾人只要有這種違順之情梗在心中,便會被迷與悟、苦與樂、欣與厭、喜與怒的人生之浪沖來沖去,乃至永遠漂浮於得失、喜懼之海無出頭之日。吾人的心鏡一旦受到扭曲,真心的本來面目,就無法映現出來了。所以要知道毫釐有差,天地懸隔。俗云:差之毫釐,謬之千里,吾人的念頭只要有絲毫為己或私心自用之處,便與大道乖離而岔入歧途了,一杯澄透的水,只要加入一滴墨水,便成了汙穢不堪的濁水。
六祖曰:「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發大愿心,立大愿志,因人生無常,不可虛度,我們要知道明天先到,還是無常先到。在有生之年,盡心盡力而作,實修活辦。
故凡至誠之,其神凝而不散,其心正而眸子瞭然,一望而知其誠懇、真誠、誠摯、熱誠,其言也忠信而爽直,其行也篤敬而強毅,故曰:「誠於中,形於外。」
誠能明道,誠能盡性;故立誠乃可盡心盡性,是以誠為道德之源泉,為生命之原動力,為信仰之所自生,為人類共生共存,基礎之所自立。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此言人應法天,人能替天行道。
「多讀好書,使自己人格芬芳;多做好事,使別人生活快樂。」
「虛心向學,承教最多,謙卑恭順,結緣最廣。」
「寬宏大量是個寶,與人無爭結緣好,放下名利不煩惱,心生歡喜不覺老。」
「工作無分貴賤,只要做者有心,一樣歡喜自在;道事無分難易,只要做者有意,自然群策群力。」
來源:一貫道寶光建德資訊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