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2-26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509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389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光皮樹繁育技術 光皮樹怎樣育苗
繁殖
播種繁殖光皮樹主要繁殖方式是
播種繁殖。
①種子採集。每年10~11月,當光皮樹果實充分成熟變黑後,從生長健壯、長勢旺盛的成年大樹上採摘成熟果實,放在陰涼處進行自然堆漚。待果實充分腐爛後去除果肉,將種子進行清洗,得出凈種,充分陰乾。
②低溫層積催芽。12月份,在室內地面鋪1層厚10cm濕河沙,將種子與濕河沙按1:3的比例分層層積,層積5層以內,高度不超過50cm,上面插幾根帶孔的秸稈以透氣。濕沙的濕度以手握成團、鬆開即散為宜。或將種子與濕沙充分混合,裝入帶孔的木箱內,經常觀察種子情況,如沙過濕須換沙,過干則適宜澆水。
③圃地整理。選擇肥沃、疏鬆、交通及水源方便的中性土壤為圃地,在整地前必須將圃地上的石塊、樹根、雜草等雜物清理乾淨。
a.整地。在秋末冬初將圃地深耕1遍,達35cm,不耙。經過一個冬季的凍垡,利於土壤風化,改善土壤理化性質。利用冬季農村農閒,將圃地四周的排水溝(俗稱圍溝)挖出。2月中下旬,每畝撒施充分腐熟的餅肥200kg,配過磷酸鈣75~100kg,用機械連續耙地3~4遍,將土壤充分耙平,土粒充分耙碎,肥料均勻混合於土壤中。
b.開廂做床。人工按寬1.5m打線開溝(俗稱廂溝)作床。其中苗床寬1.2m,溝寬0.3m,溝深0.25m,為防陽光灼傷幼苗,苗床多採用南北向,長度15m左右,過長須開中溝。使圍溝、中溝、廂溝「三溝」相通,以利於排灌水。
c.消毒。為防止圃地發生病蟲害,播種前最好進行1次殺蟲殺菌。可用敵克松(1~1.5kg/畝)、硫酸亞鐵顆粒(15~20kg/畝)拌細土撒施,對蟲害採用3%的呋喃丹顆粒劑撒施防治,每畝3~5kg。也可採用蟲菌一掃光等藥物提前撒施。
d.播種。3月,當低溫層積催芽的光皮樹種子有部分開始裂口,將光皮樹種子用篩子篩出,進一步精挑細選,去除霉種和雜質得出凈種,進行條播。在苗床上按行距25cm開條播溝,溝深2cm,將催芽的光皮樹種子均勻播於條播溝中,用細土覆蓋,澆透水,再用松針、鋸末、茅草等覆蓋,以保墒透氣。以後視天氣狀況適當澆水,大約4月中下旬光皮樹幼苗開始展葉出土,這時可分批將松針、茅草揭去,間隔7~10天用50%多菌靈l000倍液噴霧殺菌,用2.5%的溴氰菊酯3000倍液殺地下蟲害,兩者可混用,起到一次多效的作用。
e.芽苗移栽。有些地區為了使光皮樹幼苗出苗整齊,易於管理,也採用芽苗移栽的方法。3月中下旬,選背風向陽的地方作沙床,沙床寬1m,長度10m左右,用木板將沙床輕輕拍平,床四周邊緣比床面高2cm。先用高錳酸鉀1000倍液噴透殺菌,必須過24小時以後,再將低溫層積催芽過的光皮樹種子(種胚未突破種皮)均勻撒播於床面,覆蓋厚2cm的細河沙,用小木板拍平,使種子與河沙充分接觸,再用噴壺澆透水,搭小拱棚,覆蓋寬2m的中膜,中膜四周用石塊或土塊壓實。播後經常觀察苗床光皮樹幼苗出苗狀況,一旦濕河沙發白,應適當澆水,拱棚內溫度超過30℃應兩頭通風。芽苗出土後,煉苗3天即可進行芽苗移栽,邊栽邊澆水,以確保成活。
扦插繁殖 光皮樹可採用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經多次扦插試驗對比,以8月嫩枝扦插生根效果較好,生根時間短,生根率可達到90%以上,尤其以全光噴霧生根更佳。
嫩枝扦插 在全光噴霧大棚(覆蓋進口塑料薄膜)中鋪建苗床,苗床寬1.2m,深30cm,長度控制在15m左右。苗床與苗床之間間隔30cm,苗床四周用木板擋實。在苗床底部鋪1層厚10cm的細河沙以利排水。用珍珠岩、泥炭、蛭石按l:1:1的比例填充。計算好扦插時間,在扦插前24小時用稀釋1000倍液的高錳酸鉀溶液充分澆透殺菌。平時加強光皮樹采穗園肥水管理,在采穗前10天,用0.2%~0.3%的磷酸二氫鉀+杜邦易保溶液葉面噴施1
次,5天以後再噴施1次,再用2.5%溴氰菊酯(敵殺死)稀釋3000倍液噴霧殺蟲。如遇乾旱天氣,提前1天大水澆透1次。
8月,在清晨日出前采穗,採集光皮樹當年生半木質化枝條,堆積於室內,並不時噴水保濕,要求當天採集的枝條當天扦插完,以防枝條失去生命力。在室內將光皮樹短截成12~15cm,有1~2個葉片。短截枝條時梢部太幼嫩則去除不要,只留上部葉片,去除下部葉片。上下對齊,30~50根為1捆,下部用0.2%的IBA(吲哚丁酸)溶液速蘸5秒,稍瀝乾即可扦插,插後用手按實,邊扦插邊澆水保濕。
對扦插後的光皮樹採用全光噴霧管理。前30天應保證大棚內空氣相對濕度95%以上。晴天,當光皮樹葉片上的水膜蒸發到只剩下1/3時開始噴霧,大約間隔10~30分鐘噴霧10~30秒,夜晚或陰雨天則減少噴霧次數,加大間隔時間。當光皮樹開始生根後,應適當減少噴霧次數,完全生根後,只在晴天中午前後進行噴霧,具體情況要根據天氣狀況靈活掌握。間隔10天將腐爛的光皮樹插穗拔出燒毀或掩埋,並用1000倍液的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溶液噴霧殺菌(在傍晚停止噴霧後進行),以防止細菌感染。充分煉苗後,可於秋季或次年春季移栽大田。
苗期管理
間苗、補苗 光皮樹長到5~10cm時要進行間苗,結合間苗進行補苗。用小尖鏟將密集處幼苗帶土輕輕掘起,隨即補植於稀疏處,或移植於另一塊圃地,並澆水踏實。間苗一般分兩次進行,第2次間苗在第1次間苗後10天左右。間苗須遵循「間小留大,間密留稀,間劣留優,保持均衡」的原則。
鬆土除草 光皮樹播種幼苗鬆土除草一般在灌溉或雨後能操作時進行,鬆土深度應淺於覆土深度。採用人工除草,用鋤頭、鏟子將圍溝、中溝、廂溝、苗床上的各類雜草剷除,以改善土壤透氣性,使苗床疏鬆透氣。對扦插苗床,須採用小尖鏟將雜草剔除,對鬆動的苗木澆水踏實。
水肥管理 春季出苗前後,根據天氣狀況,灌溉應遵循少量多次、時干時濕的原則。梅雨季節要搞好清溝排淤。夏季高溫乾旱要增加澆水次數,且大水澆透。秋季為使幼苗梢部木質化,應少澆水。冬季不澆水。夏季可結合澆水進行追肥。對播種幼苗,6~8月份,每畝追施尿素5kg,邊追施邊澆水洗苗,以防形成肥害。對扦插幼苗,可適當用O.2%~0.3%的尿素或磷酸二氫鉀溶液葉面噴霧,通過葉面吸收,促進幼苗生長。兩種追施方式均需間隔15天1次,連續2~3次。8月中旬以後停止追施尿素,可適當追施磷鉀肥,促進幼苗木質化,利於越冬。
病蟲害防治 病害有莖腐病、煙煤病。蟲害有介殼蟲、椿象、紅蜘蛛危害莖、葉。病害用50%多菌靈1000倍液噴霧,蟲害用40%的氧化樂果1000倍液噴殺。
栽培管理
光皮樹移植在春季進行,小苗帶宿土,大苗帶土球,平時搞好中耕除草和撫育管理。光皮樹萌發力強,生長迅速,培養行道樹,則需在2.5m定干,形成傘形樹冠。如以培養經濟林為主,則從小進行矮化修剪,培養成自然開心形,每個主枝留2~3個側枝。冬季進行整型修剪,剪去徒長枝,病蟲枝、過密枝。夏季可穴施複合肥,通過雨水滲透,達到追肥目的,促進樹勢健壯,枝葉豐滿。
來源:常見綠化樹種育苗技術 |
-
總評分: 威望 + 2
SOGO幣 + 20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