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2-14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62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910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花卉的種植方法及繁殖——碧玉
碧玉原產於多米尼亞和巴西,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均有分布,在我國碧玉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和中部。性喜溫暖、濕潤、半陰的環境,耐高溫,要求腐殖質豐富、疏鬆、排水良好的土壤環境。
碧玉葉片翠綠色,四季常青,株形美觀,是優良的室內盆栽觀葉花卉。葉片翠綠色,有光澤,株形美觀。有較強的耐陰能力,在明亮的室內可連續觀賞3~4周再移至室外。
1、碧玉養殖的環境要求
碧玉養殖的土壤:
碧玉要求用肥沃和排水性良好的土壤栽種,碧玉的栽培管理比較簡單,盆栽時選用腐葉土、園土、和河沙的混合培養土,春季換盆,一般,每2~3年換盆或更新一次。
碧玉養殖的溫度:
碧玉春夏季,盆栽要至於半陰處,冬季可放於陽光充足處,但也要避免連續陽光直射。生長適溫為25℃左右,越冬溫度不應低於10-15℃。
碧玉養殖的光照:
碧玉喜溫,忌直射日光,宜放在靠近窗口明亮的地方。
2、碧玉養殖的肥水管理
碧玉在盆土幾乎完全乾透時才澆少量的水,過多的水會使植株大量落葉甚至死亡。植株喜高濕度,應注意向葉表噴霧或淋水,天氣炎熱時允其如此。冬季更應少澆水,忌用過冷的水,最好使水溫和室溫接近。
碧玉施用淡肥,每月可施標準液肥一次,對肥水要求多,但最怕亂施肥、施濃肥和偏施氮、磷、鉀肥,要求遵循「淡肥勤施、量少次多、營養齊全」的施肥(水)原則。
碧玉在生長旺季宜每2周追施1次稀薄餅肥水。並保持20-30℃的溫度,經常保持盆土濕潤。冬季宜結合澆水每周2-3次追施一次極稀薄餅肥液或複合化肥溶液。
3、碧玉養殖的盆栽養護
在盆栽條件下,碧玉很難結實,因此多採用扦插或分株法繁殖。因種類不同,有的碧玉具有地上莖,可剪取枝段扦插,插穗長5—6厘米,每段帶上1—2枚葉片,插入素沙中。
無地上莖的可進行葉插,剪取生長充實的肥厚葉片,帶上1—2厘米長的一段葉柄,插入粗沙或蛭石中,在25℃左右的室溫下,約3周左右葉柄基部即可生根,40天後可萌生幼葉,待長出4枚葉片時再分苗上盆。分株宜在春秋兩季進行。
如果您的碧玉結籽了,您不妨試播這些籽,播後將盆用黑色塑料袋罩起來直到種子發芽,否則光會抑制發芽,大約20天種子才會出土。
盆栽碧玉宜選用腐葉土或泥炭土5份、園土3份、粗沙2份混勻過篩的培養土。澆水要根據季節和天氣等不同,掌握見干見濕的原則,切忌盆內積水;氣候乾燥和夏季宜每天往莖葉上噴1—2次清水,以利保持葉色青翠。生長期間約每半月施一次稀薄液肥。碧玉較耐陰,四季均可放在室內有明亮散射光處培養,春秋季和冬季可多見些陽光。
夏季要注意遮陰,避免強光直曬,可將盆花放在朝北的陽台或窗台上蒔養或置於室外陰棚下養護,並注意通風降溫,澆水不能過多,炎夏遇高溫多濕,基部莖口卜易腐爛,冬季室溫不可低於12攝氏度,室溫低時要控制澆水.停止施肥,否則也易引起爛根爛葉,為使枝葉豐滿,葉色碧綠,宜每隔2-3年進行一次短剪,促其萌發新枝。
4、碧玉養殖的繁殖方法
(1)碧玉養殖的扦插繁殖方法
在夏季進行,從健壯的母株上切取葉或莖段作為插穗。其方法分別如下:
① 莖插:選取充實枝條截取5cm左右,帶葉插入沙床中,在較高溫度和濕度的條件下容易生根。
② 葉插:剪取生長飽滿的、帶有葉柄的葉片1-2cm,插在沙床或蛭石床上,保持較高的濕度條件,約3周後生根,一個月即可長出幼株。4 -5片葉子時就可以上盆。
(2)碧玉養殖的分株繁殖方法
結合換盆進行,一株分為數株栽入盆中即可。
5、碧玉養殖的注意事項
(1)在春季和夏季可以略微摘一下植株的生長點,以促多生側枝,使植株顯得更茂盛。但要注意不要摘除太多,否則植株可能不會開太多的花。
(2)夏季高溫高濕。碧玉的葉面有革質,能夠阻止一部分水分蒸騰,因此,對環境濕度要求不太高。高溫高濕不利於其生長,輕者葉片出現斑點,重者出現腐爛。
(3)冬季用冷水澆灌碧玉會使莖葉腐爛。因此,要用微溫的水,過涼的自來水要晾曬一二天再用。
(4)碧玉不耐寒,忌低溫,越冬室溫不能低於10℃,否則,碧玉葉片上會出現麻點,進而腐爛。
(5)葉尖和葉緣枯死:溫度突然下降。剪掉病葉,將植株移至溫暖處。
(6)葉片凋萎,莖葉腐爛或葉背面出現病斑:澆水過多,尤其在冬季。將植株移至溫暖和光線充足處,剪掉有病的部分,減少澆水,保持盆土微干。
(7)葉片肥厚的種類突然葉片脫落:盆土過於乾燥。注意在葉片凋萎之前澆水,盆土不可過干。
6、碧玉養殖的病蟲害防治
(1)碧玉葉斑病
症狀與為害: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褪綠小點,逐漸擴展為近圓形病斑,直徑為4~10mm,褐色;發病後期病斑變為灰褐色至灰白色,斑緣為淺褐色,病斑上著生黑色小點粒。
發病特點:病菌在病葉或病殘體上越冬;由風雨或水滴滴濺傳播。管理粗放、缺水、缺肥、溫室通風不良、高濕度滯留時間長、葉面上有水滴等利於發病。
防治方法:一般不防,必要時參看大花惠蘭葉斑病。
2、碧玉病毒病
症狀與為害:該病引起植株矮化,影響商品價值。碧玉的新葉上出現黃色、白色與綠色斑塊相間的花葉。少數葉上有褪綠環斑。有的葉片褪綠嚴重,整葉幾乎白化。葉發育不對稱,葉緣上卷。植株明顯矮化。
病原及發病特點:初步推斷該病是一種病毒病,在種植地只有少數植株發生這種症狀,扦插新株仍出現這種症狀。國外也報導過環斑病為病毒病,並且由嫁接傳播,具體是哪種病毒不明。
防治方法:可用50%多茵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洒防治。
碧玉耐乾旱,在室內數日不澆水也不會幹枯。在濕度大的環境中生長繁茂,葉色鮮艷。室溫條件下生長正常,10攝氏度以下停止生長。5攝氏度以下會受凍害。適合中小盆養護,是家庭理想的裝飾花卉之一,常用於布置窗台、書案、茶几等處。
來源:養花知識
|
-
總評分: 威望 + 2
SOGO幣 + 20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