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9-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我開了一間公司,公司裡頭用了幾十個員工,我必須要體認到,我養活這麼多人家,
我一定要把公司辦好,這才是菩薩。若認為他們都是替我賺錢的,
賺來養活他自己一家的,這是凡夫,凡夫和菩薩差別就在此地,
菩薩心是利益社會、利益眾生,不是利益自己的。所以你就愈做愈愉快,
沒有煩惱了。員工愈做他心愈服,為什麼?這一個公司就是他自己的家庭,
他怎麼不盡心、不努力?那裡還有什麼勞資糾紛,勞資糾紛都是產生在自私自利。
所以這一句包含的意思就非常之廣。
十七、【觀法如化。三昧常寂。】
這二句是屬於境界,「法」是世間法和出世間法,都是如幻如化,
《金剛經》上告訴我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何必當真?
「三昧」是梵語,中文是「正受」之意,換句話說,享受啊,享受什麼?
清淨寂悅,這清淨寂悅的享受是佛與大菩薩的享受,我們在家菩薩也能得到。
我們同修當中也有生意作得很大的,公司開很大的,遇到我,「法師,我苦得不得了,
員工不聽話...生意不好作...天天在操心。」,有什麼好操心的?
他不懂得「觀法如化。三昧常寂。」,沒有遵守佛的教導,佛的教導你要是真正聽進去了,
依教奉行,你會過得非常快樂,非常自在,那有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