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0-18
- 最後登錄
- 2025-2-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23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207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獵鷹重型火箭讓小行星采礦成現實 有助太空殖民
獵鷹重型火箭
據 DailyStar2018 年3月3日報導,長期以來,開採太空岩石一直都只是科幻小說中的情節,但實際上它可能在未來成為事實。
美國副總統林登·約翰遜(Lyndon Johnson)在1962年的西雅圖世界博覽會(Seattle World’s Fair)上說:“有朝一日,我們將能夠帶來一顆小行星,它包含數十億美元的急需原物料,這些材料與地球類似,可以為工廠提供大量的礦產資源。”
每年大約有13000顆小行星和地球擦肩而過——這些小行星也被稱為近地天體(NEOs)。
這些小行星由岩石、金屬和冰組成,大小從幾英尺到610英里不等。例如谷神星便是如此,它是太陽系小行星帶中最大的天體。
這些小行星大多數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其中一些含有鐵、金、鈷、鈦和其他無價的材料。同時,其中一些也含有水和氧氣,可以用來維持太空人的生命,也可以用來在太空中建造物體。
太空探險者對小行星的含水率非常感興趣,因為它能讓太空殖民地存活下來。小行星還可能含有氫和氨,可以用作火箭推進劑。
近地小行星
一個多世紀以來,人類一直在考慮開採小行星的可能性,事實上這相當困難, 因為小行星的表面重力很小。
但來自哈佛史密森中心的天文學家馬丁·埃爾維斯(Martin Elvis)認為,世界最強大的火箭——獵鷹重型火箭或能讓開採小行星成為事實。
不久前,埃隆·馬斯克的SpaceX公司成功將獵鷹重型火箭發射到太空。埃爾維斯認為,這款巨大的火箭可能是在小行星上著陸所需的太空利器。
到達小行星是小行星採礦的主要挑戰之一。採礦設備要到達小行星需要脫離地球軌道,而這需要巨大的推力才能實現。這一推力是如此巨大,以至於被認為無利可圖。
科學家稱,太空船需要足夠強大,可以在近地軌道和小行星周圍的軌道之間切換。
目前,獵鷹重型火箭的推力比地球上任何其他現役火箭都要大。
埃爾維斯在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市的美國科學促進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上說,獵鷹重型火箭讓我們有潛力登陸的小行星數量增加了15倍。
他說:“我們可能有數千個含礦的小行星可供開採,而不是之前的幾百個。”
美國太空總署(NASA)重申,近年來,開採小行星已經變得更加可能,因為人類正在開發能夠在外太空旅行的新太空船。
研究開採小行星非常重要,因為地球資源正變得越來越稀少。
如果埃爾維斯是正確的,獵鷹重型火箭將能夠幫助人類有效利用這些外部資源。SpaceX公司每次發射獵鷹重型火箭的成本大約為9000萬美元,但對於關注小行星採礦的開發商而言,這些經費微不足道。
鳳凰網科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