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12-6
- 最後登錄
- 2025-2-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729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8550
- 相冊
- 1
- 日誌
- 0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本帖最後由 old2009 於 2018-4-20 13:33 編輯
據統計,台灣每年約發生八千多次護理人員針扎意外,如將漏報、未報等個案列入計算,推估每年約發生3萬3600次針扎事件,平均每15分鐘就發生一件1件。慈濟科技大學護理系副教授兼研發長林祝君帶領學生發明的「連動式安全針具」,贏得年度護理創新獎。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簡稱護理全聯會)成立至今,即將邁入第30年,理事長高靖秋表示,今年護理創新競賽獎,共有29項得獎作品,其中亞東醫院副護理長鄧佳美所研發的「尿倒嗶除--尿袋滿位蜂鳴器」,以及林祝君「連動式安全針具」雙雙獲得年度護理創新獎。
林祝君指出,近幾年醫療院所推動安全針具,但是,安全針具最主要的缺點為拔針後才可進行針頭覆蓋或處理,只要有拔針這個動作,就會導致針頭外露,無法避免護理人員被針扎。
相較之下,「連動式安全針具」則可避免拔針時被針扎,當藥物注入時,利用連動方式在注射到特定刻度時就啟動保護套筒,也就是打完針時,針頭保護套會自動套上。
此外,搶在拔針前,護套就完全覆蓋針頭,並設有斜面,加快抽藥時間,可以是兼具簡便操作、方便抽藥、安全覆蓋、節省成本的可替換針頭的人性化設計。得獎理由為保障第一線護理人員的職業安全,又能減少針扎後,感染血液傳染性疾病的風險。
林祝君說,目前正與廠商進行洽談技術轉移,盡管成本比目前針具貴一倍,傳統針具一元,新式針具則需兩元,不過,上市之後,大量製造,就能降低成本,最重要的是,大幅減少醫護人員的扎針感染危機。
至於「尿倒嗶除--尿袋滿位蜂鳴器」,則可協助膀胱腫瘤患者術後順利排尿,以免脹滿尿袋裡的尿液就會逆流回膀胱而造成感染,鄧佳美說,就有70多歲的老伯伯,術後因為沖洗膀胱來不及照護,造成感染及血塊阻塞,又再送入手術房開刀,重複開刀三次。
在亞東醫院數十名護理師集思廣益下,發揮巧思,利用磁鐵的吸力,和釣魚用的蜂鳴器,尿袋在脹滿時,磁鐵分離掉落,拉扯蜂鳴器發出聲響,提醒家屬和護理人員該倒尿,成本才150元,但如果感染開刀,一次就要花上四五萬元。
護理人員在使用安全針具(左),也可能在拔針時,不慎遭針扎。「連動式安全針具」(右)則可避免拔針時被針扎。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提供
擁有護理發明王之稱的林祝君,為慈濟科技大學護理系副教授兼研發長,以「連動式安全針具」,贏得年度護理創新獎。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提供
轉貼文章來源:聯合新聞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