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9-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諸譯何以不同。清沈善登居士《報恩論》曰:「其所以不同之故。
略考諸經,約有三端:1.譯手巧拙不同……2.梵本傳寫不同……3.本師前後多次宣說不同。
本師三百餘會說法,既多指歸淨土,則自然屢說不一說,而亦隨時隨機,開通大意,依義不依語,顯然可知。」
故知《無量壽經》,乃佛多次宣說,梵本不一。
譯者所據不同,且譯筆之巧拙有差,於是譯文自然差異也。
沈氏復明梵本易誤之因曰:「蓋梵筴皆寫本,易致脫誤,如漢譯大本經,乃爾劫時下,脫誤數十字,文義不貫。
又《四十二章》藏本,與石刻趙文敏寫,及藏外流通各本,章節前後多寡各各不同。
而與《法苑珠林》所引又不同。且有《一切經音義》所摘字,而諸本皆無者。
大抵誦習多,則傳寫多,而得失異同亦多。」又日《甄解》云:「以審諸譯,是梵本廣多,致使傳譯文義,存沒詳略不同耳。」
可見《甄解》與沈氏意同,總明本經為佛多次宣說。
且誦習者多,梵本傳寫者多,梵本有多種,存沒詳略有不同,梵筴寫本又易脫落,故今諸譯本甚有差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