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克裡希那穆提說,人應當認識自己,按自己本來的樣子接納自己,不與人比,也不拿真實的自己與應該的自己比。這是很智慧的說法。
人從小就學著跟別人比賽、競爭,無論是小時候上學還是長大了工作,都要拼盡全力去跟別人比,比上了就得意洋洋,比不上就羡慕嫉妒恨。人們的才能本來是各種各樣的,你這樣強,別人那樣強,即使做同一件事,還是強中更有強中手,如果人總是緊張兮兮地跟別人比拼,那就終生不會有安寧的心境。最糟糕的是,當你嫉妒別人的時候,你的心情就被徹底地敗壞。因為嫉妒是一種負面的情緒,它希望的一般不是自己跟別人一樣好,而是把別人拉下來,降到自己的水準。甚至是幸災樂禍,那簡直就是邪惡了。一個常懷邪惡心的人,生活怎麼能夠幸福?
此外,世界上有些東西,如金錢、權力和名望,還是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的,所以跟別人比,有時能起點正面作用,得到一點正面的能量;而有些東西,如美貌和智力,是先天的,無論怎樣努力也無濟於事,只是徒增煩惱而已。所以,根本不去跟別人比,只是照自己的樣子接納自己,才是獲得好心情的不二法門。
大師進一步提出,人對真實自己的接納,還應當包括不用真實的自己跟“應該的自己”去比,這又是為什麼呢?應該的自己往往比真實的自己更漂亮,更聰明,更有錢,更有名。一看這些應該的自己,心裡就會馬上焦慮起來,為什麼自己做不到呢?自己不是立過志的嗎?不是給自己定過目標的嗎?我應當做老闆,怎麼還是個打工的?我應當當局長的,怎麼還是個處長呢?我應當出書,怎麼書稿還壓箱底呢?不跟應當的自己相比,要點在於去做自己喜歡的事,而不是去做應當做的事;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人,而不是去做應當做的人。只有這樣,人才能獲得內心的寧靜和快樂。
總之,大師的規勸是希望人能夠有一個平靜快樂的人生,他把這種人生境界叫作“道”,如果做到了,就是得了道;如果做不到,就還沒有得道,還在做無謂的掙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