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3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教故事] 【佛典故事】 伏身除障 受懺有智 [複製連結]

Rank: 1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8-7-28 09:34:2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佛典故事】 伏身除障 受懺有智

昔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時。這一天,世尊著衣持缽,進到城中乞食,食畢,
清淨雙足,帶著坐具,在林中找了一個閑靜的地方,在樹下盤腿而坐,攝心安禪靜
慮。 而同時,在耆陀精舍中,有二位比丘在僧團中決斷事時,因忿怒之故互相諍論
,到最後,其中一人忍住不再開口,但另一個人則因瞋火熾盛無法控制自己,依然
不斷地大聲諍論。之後,這位瞋恚熾盛的比丘意識到自己的過失,來到那位比丘面
前,請求懺悔,但是對方卻不肯接受。

如來當時於禪定中,以超越人耳之天耳通,遠遠地聽到精舍中吵雜的聲音,於是從
座而起,回到精舍,在眾僧前敷座而坐。佛陀問眾比丘:「佛今早著衣持缽,進城
乞食,之後到林中靜坐的時候,聽到了比丘們議論的聲音,究竟是為了什麼事呢?」

比丘稟告佛陀:「世尊!耆陀精舍裡有二位比丘,在僧斷事時,因忿怒而起紛諍。
其中一位比丘,默然忍受,另一位比丘卻因為瞋恚仍然不斷地議論。之後,原先瞋
恚的比丘,意識到自己的過失,向那位比丘懺悔,可是當初默忍的比丘卻不接受懺悔。」

佛對比丘們開示:「為什麼如此愚癡而不接受他人的懺悔呢?比丘們!你們要知道
,過去忉利天主釋提桓因在善法堂時,曾經教示諸天眾:『瞋火之力能夠燒諸善根
,就像用瓢器舀取酥油以利油燈燃燒,但是當火苗轉為熾盛時反而燒到了瓢器本身
。如果能夠保持心平靜,不懷怒氣,瞋火自然熄滅,又怎麼燒得到自己呢?不要像
水中漩渦一樣不斷無窮盡地團團轉,就像生氣的時候,雖然沒有惡口辱罵別人,但
是偏偏用其他行為去觸惱對方,這樣也不好。不要特別去觸惱他人,而是要調整安
伏自己的身心狀態,這才是對自己有益的作為。

心中不懷瞋恨惱害,就是賢聖之人,亦是賢聖之弟子,這樣的人我們應當要樂於親
近並且向他們學習。只要心中有瞋恚,就會障礙如山,如果願意對自己的瞋惱多花
一點努力去對治,就像以轡頭制住惡馬一般,這樣的人就是在落實善行。』 」
佛陀告訴在座的比丘們:「釋提桓因處於天王之位,於天中諸事自在,尚且能夠修
行忍辱、讚歎行忍辱之人,更何況你們身為比丘,剃髮出家,又怎麼能不行忍辱,
讚歎忍辱之法呢?」 比丘們聽了佛的開示之後,莫不歡喜奉行佛的教誨。

典故摘自:《別譯雜阿含經.卷第二(三十七)》

from http://yaoshifo.pixnet.net/blog/post/118591647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14 14:5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