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9-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一唱經名,不但十二種原本名義咸括其中,即全經大旨亦瞭然心目;不但本經即小本與觀經之大意,亦在其中。
蓋一心不亂,心作心是,咸莫非以自己無量壽之心體,合阿彌陀無量壽之大願,以莊嚴自心,清淨自心,以期普遍平等,自覺覺他而已。
古所謂智者見經名,即知全部義;忙人見經題,亦易得利益。
嗟乎!一經之名所關如此,況全經文句耶?一名之義深廣若此,又況於全經意旨耶?蓮公會集大經時所以慎而又慎,不敢有隻字之忽也。
以上所答皆余往昔所聞於蓮公者,今皆舉以相告矣。於是聞者忻然請曰:得聆緒論,疑慮冰釋,蓮公會集此本經過,復能見示否?
余曰善哉!願略述之,以利學人。余與蓮公同官十稔,共學三十年。
同受皈戒,同參叩於宗門耆宿;同受灌頂於密宗大德;同於慧老法師座下得受印證。
生平友朋,深於儒佛兩教者,首推蓮公,實吾之摯友,亦吾之畏友也。
至其力屏萬緣,掩關十載,於淨宗要旨窮深極微,發前人未發之蘊,艱苦卓絕,為法忘身,實有足令人驚歎敬佩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