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2-1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君子鬥不過小人,這是一條歷史規律。揭示這條規律的,是蘇東坡的弟弟蘇轍,他的原話是這樣說的,“一爭之後,小人必勝,君子必敗。何者?小人貪利忍恥,擊之則難去,君子潔身重義,溫之則引退。”歷史上,君子敗在小人手下的事例比比皆是。岳飛和秦儈的事情婦孺皆知。戰國時趙國的功勳戰將廉頗、李牧,被趙王身邊的奸臣郭開、韓倉等人玩于手掌,廉頗倉皇逃命,李牧不幸遇害。唐朝的名將高仙芝、封常清,被唐明皇身邊的幾個奸佞之徒整得最終被唐明皇殘忍殺害。
君子之所以鬥不過小人,因為他們在素養上的修煉方向上就截然不同,君子時常嚴責自己,小人時常怪罪他人,君子總在明處,小人常在暗處,君子不記人過,小人記仇記惡,君子顧全大局,小人只營私利,君子顧忌臉面,小人顧及實惠。在處世方式上,小人雖無本事卻往往很能來事,憑著八面玲瓏、搖唇鼓舌而飛黃騰達、左右逢源,君子雖然往往很有能力做事卻不會來事,卻或居功自傲,或潔身自好,或淡薄名利,或看破紅塵,往往不諳事故,不會包裝和推銷自己,也不熱衷於廣交朋友,自然少有人情脈絡。翻看中國歷代的經史典籍,幾乎全是教人如何為人處世的,很少有教人如何做事的,這不能不說是現實的悲哀。
老虎之所以發出這些感慨,是因為, 曾經看到臺灣的媒體不斷在跟蹤報導馬英九的辭職傳言。讓馬英九很受傷,有“政治潔癖”的他,居然陷入了一場特別費風波,據說檢方可能起訴馬英九,而馬表示若遭起訴,不但會辭去國民黨主席,也考慮放棄2008年的“總統”選舉,想回到大學教書,不再碰政治。姑且不去象“狗仔”隊一樣去深究馬是否真的會辭職,熟悉馬的為人的人,都是清楚的,馬真的這樣做了,也不是什麼大驚小怪的事情。聯想起1997年他在被李登輝打壓的情況下,也毅然從“行政院政務委員”的位置上辭了下來,到大學裡當了一年多的專職副教授,最終還是他的父親帶這幾個國民黨元老級的人物去請求他複出參加臺北市長的競選的,有幾個老人甚至給他下跪。而現在,我們真正想知道的是,如果馬真的抱著“士可殺不可辱”的信念離開政治,讓臺灣政壇給那些為了選舉什麼也做得出來的人來掌控,真的不知道對2300萬臺灣同胞來說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
忽然想起了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的那篇《競選州長》的文章。
忽然就想其了蘇轍的這段古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