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6-24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36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5003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台中-龍目井 三塊厝 聖德宮
聖德宮(張、蕭、洪公聖君)之由來是在,明末清初時,民心未定兼西族侵犯惡俗四方,常有困擾、民不聊生,導致人人有遷移之心,先老聽聞人言台灣寶島氣候物產甚是好景、可居,而心生渡台之意,就決一日清晨先到聖君廟(大陸安溪省虞宗村龍瑞宮)中再塑金身一尊,請回家中招募幾位族友離開福建省安溪縣祖居,渡海來台至鹿港登陸向北而進,經大肚溪北端見有一片草埔之地可為立足之所,不覺,一住已經數載,後來渡台鄉親越聚越多,而成為一個村落。
首先是三房祖開發即稱為三塊厝(亦今:三德里)之由來,也因地近海灘亦就半漁半農為生活,日農夜漁,有時出海犯風雨迷失方向、視線,張公聖君常以紅光引路始能順利回航,家庄先祖感念聖君愛民如子、神威顯赫、庇祐眾村民,但見草堂廟宇神位如此簡陋,無奈莫如貧寒無錢購材,日覆一日、不安於心。
直到清光緒十四年(1888),先祖為要創修廟堂,到龍井方面大肚山上採伐木材,卻與山腳林氏祖先發生衝突,但林氏祖先心有不甘,就到霧峰林文察提督府哭訴討救兵,無奈林提督不知就理,約在夜間十分興起官兵要將三塊厝庄民全部剿滅,但庄民無一人知覺,所幸張公聖君一時顯聖,降乩指示上下兩庄(現今三德.忠和兩里)眾男女信眾,每一人一仙草人、一枝香站在東面庄界,南北恃立成一排至午夜子時,吩咐眾弟子焚燒金紙,初時庄民以為是要迎神犒賞,可是林提督官兵一到庄交界,一看盡是兵卒,誤以為是村民早知已有所防備,受嚇官兵就此抽回,庄民方保無虞。
經過數日山腳林氏庄民走漏消息,三塊厝庄民方之張公聖君顯聖救助村民一事後,先老召開會議商量在增雕蕭、洪公聖君兩尊金身合成三尊聖君,一起共享香火鎮守聖德宮,為後代子孫所景仰奉敬也,尤其聖君是穎川氏之恩公聖神,希望後代子孫弟子不可忘卻聖恩大德為荷是幸。
以前尚未與大陸通航時,聖君欲回大陸祖廟謁祖進香,都是到水裡港(亦今:麗水)港邊燒紙船,待聖君指示的日子,再到海邊恭迎聖君神靈回宮、完成謁祖進香儀式,故兩岸開放通航後,共回福建閩清金沙祖殿及安溪龍瑞宮祖基進香過三次(並重建祖廟龍瑞宮)。
相傳三德里開庄是自清康熙癸卯二年西元1663年,首創宗廟是清乾隆丁亥三十二年西元1738年。另建清宣宗道光甲辰二十四年,迨至光復後由先祖陳江和楊碧讀發起重建廟宇。
前廟宇于歲次丁未年民國五十六年落成至今,因逢921大地震受損嚴重漏雨,故召開信徒大會拆除重建, 並於民國96年農曆十二月廿十日未時,舊廟出火入臨時行宮安座。
民國97年歲次戊子年農曆十一月初九日舊廟拆除重建。迄民國98年,由楊錫允先生擔任重建委員會主任委員,進行重建任務幾經波折困難,終於民國98年歲次己丑年農曆十月十一日巳時,舉行新建廟宇重建動工大典,隔年民國99年歲次庚寅年農曆正月初九日,正式動工開始進行重建工程。
並於民國100年國曆12月2日、農曆民國第二辛卯年農曆十一月初八日卯時(上午5點30分),舉行入火奉安寶座大典。
三塊厝聖德宮
台中市龍井區三德里中厝路17號 |
|